• 多品類化工原料供應緊缺價格瘋漲 產業鏈上游“歡喜”下游“愁”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0-22





      能耗雙控及限電等多重因素影響下,化工行業供需格局失衡,多品種化工原料價格節節攀升。中宇資訊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包括液氯、天然氣、燒堿、醋酸等在內50個品類的化工產品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16個品種的化工原料年內漲幅超過一倍。


      “9月份以來尤其明顯,我們生產過程中需要用到的雙氧水、硫酸、鹽酸等原料的供應有時都不能保證,價格方面今年以來起碼都是翻番。”南通地區某紡織企業相關負責人李先生(化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透露。


      漲價潮來勢洶洶,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場由原材料價格上漲引起的“蝴蝶效應”正在波及整個產業鏈。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中下游企業在產品“漲”與“不漲”間左右為難,走在漲價或已漲價的路上。


      供需矛盾激化 原料價格節節攀升


      今年9月份,云南省印發《堅決做好能耗雙控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確保黃磷行業2021年9月份至12月份黃磷生產線月均產量不得超過2021年8月份產量的10%(即削減90%產量)。


      限產90%消息影響下,疊加庫存水平低、環保督察及限電等影響,黃磷行業整體開工率處于低位,價格短時期內大幅拉漲,市場中一度出現70000元/噸的超高報價。


      “不僅僅是黃磷,包括丙環唑、甘氨酸等在內的化工原料價格都在漲。”南通地區某精細化工公司某副總經理告訴記者,“國慶期間,黃磷市場有價無市,主流價格暫穩。國慶假期后,多數企業仍無報價,個別企業報價57000元/噸至60000元/噸,主流成交每噸55000元左右,實單一單一議。”


      “今年以來,多數化工原料都是這種狀態。商品價格的上漲下跌都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兩高政策下,化工類企業的環保要求趨嚴,一些中小規模的企業的開工受到了限制,供應端相對來說是偏緊或者是缺失的。”中宇資訊增塑劑產業鏈主管柳東遠告訴記者。


      10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中,化工原料類價格上漲20.7%。


      漲價沖擊波層層傳導 下游提價對沖成本壓力


      “上游漲,我們只能跟著漲。草甘膦價格從之前的20000多元/噸漲到了70000多元/噸。國內草甘膦行業中小企業產能持續退出,現有多家草甘膦企業生產裝置滿負荷運轉,總體貨源偏緊。”上述南通地區某精細化工公司某副總經理告訴記者。


      “原料藥價格也一直在漲,可以說是‘一天一個價’。但因為我們參加公開招投標的項目比較多,產品價格這塊不可能隨意提價,目前還是扛著沒有漲價,具體扛多久不好說。”南通地區某殺蟲劑生產企業銷售經理小王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原料漲價無異于一次行業“大考”,考驗的是產業鏈企業在渠道上的影響力,在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力。


      “這一輪的價格上漲是一級一級傳導的,從原料到生產過程到終端產品價格都是在上漲的,這和過去某一個環節產品提價不一樣,是產業鏈從上到下的一次‘通脹潮’。”廣州地區某化工行業從業人員在采訪中表示。


      “原料漲價,企業成本上升,提價是肯定的。但在實際操作中,漲價在產業鏈的傳導有時并不順暢。剛需和一些高頻產品漲價可以,非剛需漲價肯定會受到影響,抵觸的情緒一旦產生,終端需求就會受到抑制。”柳東遠告訴記者,短期內一個供需關系產生之后是不會很快緩解,這種趨勢至少會延續到明年一季度,二季度以后可能會有所好轉。


      談及原材料上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原材料上漲是全球多個因素影響的結果,并非單一的能耗雙控所導致的。上游煤炭、石油、天然氣能源價格上漲的同時,新能源產業無法承擔龐大的能源需求,在供應面沒有提升的大背景下,需求端又出現了大量電力需求,造成整個電力不足。”


      盤和林表示,“原材料價格上漲還會有所延續,但應該不會超過冬季用電高峰期。對于企業來說,要積極爭取產能,畢竟當前庫存較低的大背景下,生產出來的產品銷路還是比較樂觀,大多數市場細分領域供不應求。電力企業或者有規模的工業企業,可以采取儲能措施來進行電力管理,在電力需求低谷期增加電力儲備。而在原材料方面,企業可以通過遠期合同和套期保值來鎖定成本價格。”(記者 曹衛新)


      轉自:證券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石油和化工創新平臺評估揭曉

      3月17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通報了2016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創新平臺評估結果。在12家參評的行業創新平臺中,石油和化工行業有機廢水吸附治理及其資源化重點實驗室(蘇州大學)、石油和化工行業復混肥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化工...
      2017-03-23
    • 美裁定中國產羥基乙叉二膦酸存在傾銷和補貼

      美國商務部21日宣布終裁結果,認定從中國進口的化工原料羥基乙叉二膦酸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
      2017-03-24
    • 石化行業綠色評價添權威標桿

      由工信部提出,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研制的《綠色工廠評價通則》國家標準已完成初稿,目前正在公開征求意見。
      2017-03-27
    • 烯烴產業鏈技術創新有經驗可循

      近日,2017中國國際烯烴及聚烯烴大會在寧波舉行。與會專家指出,作為國民經濟和生產生活中的重要原材料,烯烴和聚烯烴在石化產業鏈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2017-03-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