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階段性底部信號出現 甲醇后市有望止跌企穩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6-28





      5月以來,國內甲醇市場迎來一輪加速探底行情。截至6月15日,國內甲醇主流成交價跌至1900~2000元(噸價,下同),低端價格甚至跌至1800元以下,環比跌幅13%左右,創年內新低,形成了生產企業普虧的局面,引發業內對后市的擔憂。


      “6月中旬,國內甲醇市場有跌速放緩趨勢,成交量也有所萎縮,除了內蒙古部分企業價格偏低外,其他區域間成交差價明顯縮小,企業虧損不斷擴大,惜售心理增強,開始挺價銷售。目前市場交投氣氛已陸續好轉,探底行情呈現收窄趨勢,階段性底部信號出現,預計后市有望企穩。”市場資深評論員邵會文這樣分析。


      供多需少行情連跌


      生意社統計信息顯示,5月以來國內甲醇市場持續走低,截至6月15日主流成交價跌至1900元左右,南通、常州、張家港、寧波等主要港口成交價在2000~2100元,河南地區在1800~1900元,內蒙古部分地區跌至1600元左右,各地甲醇生產企業幾乎全線虧損。


      “甲醇市場的持續探底走勢除了受國際市場走低的影響外,與甲醇下游裝置開工率不足有較大關系,加之一些沒有下游配套的副產品甲醇也加快入市,多種因素致使國內甲醇價格連續走跌。” 河南中鴻集團煤化有限公司經營部副部長夏艷樂分析說。


      但進入6月中旬后,甲醇市場跌勢明顯放緩,6月15日山東、山西、陜西等地企業競拍價已有止跌反彈勢頭。截至6月20日,甲醇價格已經出現明顯回升。從技術層面來看,甲醇市場經過了近期的連續走低,生產企業虧損狀態下惜售心理增強,并有加大下游配套裝置開工負荷的計劃,低價貨源開始減少,行情收窄并有望企穩。


      連續虧損企業惜售


      中原期貨周報信息顯示,截至6月14日,甲醇港口總庫存量74.28萬噸,下降0.72萬噸,周跌幅0.96%。內地部分代表性企業庫存量36.04萬噸,下降1.29萬噸,周跌幅3.46%。“這些數據顯示,國內整體庫存呈平穩下降趨勢。庫存的消耗一方面是滿足下游市場新增需求,另一方面是由于產品的連續虧損使企業惜售心理增強,削減了甲醇對外純商品銷售量,轉而加大自配套裝置的消化量,比如煤制烯烴裝置的綜合開工率已提升至85%以上,部分企業已達到90%左右。”邵會文說。


      據統計,6月9~15日,甲醇下游綜合開工率為72.18%,環比增幅0.65%;甲醇裝置開工率為76.15%,環比跌幅1.74%。“雖然甲醇市場仍處弱勢,部分高端價格仍在補跌,但這一增一減說明市場跌速已明顯放緩,行情開始進一步收窄,再度大幅走低的空間已不大,市場止跌企穩可期。”內蒙古一家大型煤化工企業銷售負責人這樣說。


      利好支撐交投趨穩


      據鄭商所信息顯示,6月9~15日甲醇期貨跌后反彈,在1950~2050元震蕩。雖基本面利好提振有限,但宏觀利好支撐整體商品反彈。據港口市場反映,截至6月14日,CFR中國甲醇收盤235美元/噸,環比跌幅2.08%,轉換人民幣價格為2077.51元。


      河南能碳研究院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愛平表示,不論是期貨市場還是進口貨源對國內甲醇市場均有一定支撐。在當前普虧背景下,煤制烯烴、煤制化肥、焦爐氣制甲醇等企業在應對甲醇市場連續下滑的過程中,均在探討自用和純銷售的適當比例,以實現產品盈利最大化,市場整體交投氣氛已趨穩,新的供需平衡點有望在近期形成。


      業內人士分析,目前甲醇市場下跌動能釋放較為充分,但在需求淡季的背景下,行情短期內回暖可能性也不大。在企業調整自用和外銷比例的過程中,行情有望步入窄幅整理階段。建議積極關注國際市場變化、下游開工負荷提升情況,以及近期宏觀經濟導向。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