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8月29-31日,由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聯合多家單位主辦的“2023全國復合肥技術創新發展論壇”于在山東臨沂成功舉行。會議圍繞我國復合肥高質量發展創新之路展開研討交流。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德州實驗站副站長袁亮應邀到會,并與來自行業的30余位專家做專題報告。
我國復合肥產業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特別是國發[1998]39號文《國務院關于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通知》發布之后,復合肥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年產量達5600萬噸。我國復合肥產業經歷了從單質到復合化、從低濃度到高濃度、從通用型到專用化、專用化到高效化功能化四個發展階段,生產工藝從擠壓法、團粒法發展到料漿法、高塔法等,單套設備年產能從5000噸提高到72萬噸。
復合肥配方與區域作物-土壤-氣候相匹配,發展作物專用復合肥料是實現養分協同增效、區域精準配肥、提高科學施肥技術水平的戰略途徑。我國復合肥料產品和產業技術升級路線圖是①氮磷鉀專用配方→②大中微量元素協同配比→③養分形態科學配伍→④區域作物專用載體增效,實現復合肥從提供營養到改善營養的轉變。特別是開發與不同區域“土壤-作物-氣候”應用場景匹配的專用型增效載體,將專用型增效載體與作物專用配方有機結合,使我國復合肥肥料利用率從45%提高至60%以上。
未來二十年,資本、資源、技術、成本、效果、服務這六大競爭將決定復合肥企業發展。技術趨勢是以綠色增產為目標,通過多途徑調控、多學科交叉、多策略集成,實現增效材料綠色化、產品功能多元化、肥料生產一體化,并未來滿足農業生產對復合肥多樣化的需求。目前,我國增值復合肥年產量超過1000萬噸,未來十年,專用化、高效化、增值型復合肥料年產量將達到2500萬噸,占復合肥總量的5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0~15個百分點,應用5億畝,作物增產200億公斤,推動我國復合肥產業綠色轉型升級,為化肥“減施增效”、農業綠色發展做出重要貢獻。(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農業科學院德州實驗站副站長袁亮)
轉自:中化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