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環氧丙烷工藝國產化日漸成熟和大規模應用加速,產能持續擴張,供大于求已成定局,行業格局將重塑。未來,在一體化、智能化、新工藝及環境績效上有前瞻性布局的企業將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這是9月26~27日召開的2023(第六屆)環氧丙烷產業鏈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論壇上傳出的消息。
本次論壇由《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主辦,論壇圍繞“創新賦能 助推綠色轉型”主題,聚焦環氧丙烷產業發展新方向,探討行業轉型升級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交流“雙碳”政策背景下環氧丙烷工藝迭代、過氧化氫裝置安全性和技術難點,以及下游聚醚、聚氨酯等領域的發展趨勢。
《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總經理、總編輯張健秋:當前,石化行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探討環氧丙烷產業鏈發展,更應著眼于國家大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考量。在“雙碳”政策的持續推進下,環氧丙烷綠色生產、工藝轉變成趨勢。如今,共氧化法(PO/SM)、過氧化氫直接氧化法(HPPO)、異丙苯過氧化氫法(CHPPO)屬于環境友好的清潔生產系統,代表了行業的發展方向,符合國家高質量發展和安全環保轉型政策要求。
常州瑞華化工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志剛:常州瑞華從事環氧丙烷事業10年有余,公司發展至今,離不開行業各界的支持與幫助。本次大會為全行業搭建了一個交流與學習的平臺,匯集了來自行業科研單位、高校專家和企業家等代表,共同把脈環氧丙烷產業鏈發展現狀、洞察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道瓊斯資訊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亞洲區烯烴業務負責人陳偉明:目前,環氧丙烷正處于產能釋放期,丙烯作為生產環氧丙烷的核心原材料,對環氧丙烷的供需、價格等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在中國新建蒸汽裂解裝置和丙烷脫氫裝置的推動下,全球丙烯市場正處于建設周期,今年仍然是丙烷脫氫投產大年。目前,國內丙烯自給率已超過100%,短期內產能過剩將持續,因此丙烯市場面臨較大壓力。加之能源和原料價格高、需求增長放緩。建議烯烴生產商可以通過提升單體銷售的靈活性、進料靈活性和下游衍生物的多樣性來應對弱勢市場。綜上,從長期看,能源轉型會給丙烯原料及丙烯產量帶來負面影響。
資深石油化工專家楊向宏:2015~2025年,中國環氧丙烷的主要原料丙烯嚴重過剩已成定局,今后五年全球環氧丙烷市場需求量增速不會超過2%。此外,從下游市場分析,聚醚多元醇市場對環氧丙烷需求最為強烈,約占總需求的80%。目前,聚醚多元醇產能仍在擴張,因此產能過剩現象將進一步加劇。
常州瑞華化工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非克:間歇氧化法環氧丙烷生產工藝是替代傳統氯醇法工藝的新一代綠色環保生產工藝。通過不斷的技術研發和攻關,國內企業已經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成功開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間歇氧化法環氧丙烷技術,特別是常州瑞華開發的環氧丙烷和苯乙烯聯產技術,隨著中信國安化工和浙江石化兩套PO/SM裝置的成功投產,證明了國產技術的可行性。其中,浙江石化27/60萬噸/年PO/SM裝置生產的環氧丙烷產品乙醛+丙醛含量<10ppm,遠小于國標優等品要求,受到環氧丙烷市場的追捧,說明了常州瑞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OSM技術成功實現了國產技術的突圍和提升。
泰興怡達化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潔:泰興怡達化學有限公司“年產15萬噸環氧丙烷項目”采用江蘇怡達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HPPO技術,低物料消耗、低能耗、低成本、投資少,具有獨特的競爭優勢,符合國家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的產業政策。項目開車以來,產品品質高且穩定,經過一年多時間華東地區市場銷售,得到了華東地區各環氧丙烷下游企業(包括高端聚醚多元醇)的一致好評。
怡達HPPO環氧丙烷技術具有以下9個獨特優勢:
1.反應技術優勢:自主研發鈦硅分子篩催化劑和反應器,反應安全、充分、溫升平穩。反應物料分布均勻、撤熱分布均勻。反應過程丙烯對環氧丙烷(簡稱PO)的選擇性平均達98%,雙氧水轉化率≥97.5%。
2.產品質量高:產品質量決定客戶群體,怡達產品平均PO含量≥99.97%;醛含量≤30ppm,可以應用于環氧丙烷的各類下游。怡達HPPO技術產出的產品已經得到了包括高端聚醚多元醇在內的下游所有行業的使用和高度認可,并得到了高度評價。
3.原料消耗更低:丙烯消耗≤0.75t/tPO;雙氧水消耗≤0.650t/tPO。
4.能耗低:蒸汽消耗≤3.1 t/tPO(含廢水處理);電耗≤228度/tPO。
5.副產少:副產量≤1.5%(以PO產量計),為丙二醇甲醚副產品;丙二醇及其他副產品生成量極少。
6.配套雙氧水的配伍性高:采用流化床雙氧水技術,單套產能大,能耗低、流化床雙氧水與PO的配伍性高。
7.三廢處理技術先進:廢水處理工藝成熟穩定,噸廢水處理成本約40元。
8.為客戶提供裝置實地培訓服務:具有現場培訓優勢,客戶可在怡達裝置上實習,并實施一對一現場實操培訓,減少了客戶的培訓時間,并能有效提高客戶裝置開車的安全性;我們有經驗豐富的開車團隊,能現場指導客戶裝置開車運行。
9.技術的完整性:國內擁有完整工藝包的技術轉讓和經驗豐富的中石油吉林化工工程有限公司JCEC作為工程設計團隊,包括流化床雙氧水技術、HPPO技術、催化劑、專用設備、副產回收、廢水處理,試生產開車培訓等,可以完整提供給客戶。
興發集團總工程師、蘇鵬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分管領導傅騏:興發集團旗下的宜昌蘇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雙氧水成套技術許可及配套原料生產的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高新技術企業。其綠色化數字化雙氧水技術通過新氫化、新氧化、新白土再生床結構、新污水處理、新工作液體系、新濃縮和新純化工藝等系列創新,以及先進的全自動無人值守及全覆蓋在線檢測手段的深度應用,減少原料、能源消耗和廢水、廢氣排放、減輕勞動強度,提高雙氧水生產安全性、平穩運行率和裝置產能,提升產品質量,引領雙氧水技術更好地適應安全環保、節能高效的行業發展需求,助力雙氧水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項目經理易坷:PO/SM裝置流程長、工藝復雜,包含乙苯、過氧化、環氧化、PO精制、脫水、SM精制加氣、環保、中間罐區等工藝單元。裝置還具有控制回路多、公用工程系統復雜、火炬排放系統多、設備數量多等特點。公司在浙石化PO/SM裝置項目執行過程中,解決了工程設計中遇到的難點,通過設計方案對比、3D模型展示、現場實物照片等方式,順利完成中交。展示了中國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在PO/SM項目上的工程技術實力。
中信國安化工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郭學云:目前,環氧丙烷裝置存在生產數據繁雜、化驗數據無法及時共享、控制回路復雜、設備無法預防性維修、合同管理混亂、危化品車輛管理不統一、物料編碼管理混亂、系統之間整合度不高等痛點。環氧丙烷在產能急劇增加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需要利用數據賦能步入工業智能快車道。中信國安化工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新模式,可提升整體效率、提升運營實績、優化營運資本、提高作業安全性。如,產品上市周期降低5%~10%,維護效率提升5%~10%,資產生命周期提升15%~20%,作業事故成本降低5%~10%。
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專家金國杰:環氧丙烷是僅次于聚丙烯的第二大丙烯衍生物,主要用于生產聚醚多元醇,并進一步生產聚氨酯。中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異丙苯過氧化氫法環丙生產工藝(CHPPO),創制了超疏水性含鈦介孔分子篩環氧化催化劑和二甲基芐醇氫解雙功能催化劑,具有高活性、高選擇性,以及穩定性好的特點;開發了獨特的固定床環氧化反應工藝及反應器控制系統,既實現了反應熱的有效控制,又保證了CHP的完全轉化,使裝置達到本質安全;生產的PO產品純度可達99.99%以上,達到PO產品優級要求,可作為高活性聚醚及高端無異味聚醚和聚氨酯產品的原料。
蒂森克虜伯伍德中國區負責人張碩:新一代HPPO技術及下游聚醚多元醇技術為行業發展增添一抹綠色。HPPO作為生產環氧丙烷的一大主流工藝,與聯產法相比,具有反應過程簡單、 催化劑壽命長、產品收率高、投資成本低等優勢。經過技術的不斷革新,現已完成第六代技術升級,裝置的能耗、物耗,催化劑性能有了進一步顯著的提升,在經濟性方面擁有極強的競爭力。裝置操作穩定,自動化程度高,安全設施設計合理,完全滿足長滿優的運營要求。贏創更是擁有固定床,流化床,列管式三種反應器形式的18套雙氧水裝置在全球安全運行超過42年,自2008年以來,伍德贏創的技術成功在中國、韓國、匈牙利等國家的多家公司應用。此外,伍德公司的聚醚多元醇的技術采用噴射環路式反應器,相比于常規攪拌式,具有更好的傳質、傳熱效率與轉化量,批次一致性更好。
江蘇鐘山化工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宗紅亮:聚醚多元醇應用廣泛,例如常見的家裝材料、汽車內飾、鞋材、硬質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彈性體、涂料、黏合劑、密封膠等,另外化妝品、發酵、建筑等領域都會用到表活類聚醚多元醇。聚醚多元醇作為環氧丙烷的搬運工,存在產業規模大、產能過剩明顯、同質化嚴重、市場競爭激烈等特點。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生產和消費地區,如何保持高品質環保和可持續是其發展方向,可以說,這個行業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山東德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張弘治:未來幾年環氧丙烷新投項目加大,產能預計達到1069萬噸/年,發展前景可期。而聚碳酸酯的應用以及鋰電池領域的快速發展等因素促使其下游工業級碳酸二甲酯新增項目增多。以當前建設項目推算,未來工業級碳酸二甲酯產能將達到709.3萬噸/年,伴隨一體化行業發展,碳酸二甲酯制備工藝百花齊放,PO酯交換法工藝占比預計低至17%。2025年原料環氧丙烷用量將達到84.5萬噸。
施耐德電氣工業自動化事業部價值鏈優化高級技術顧問田維平:施耐德電氣價值鏈優化解決方案包含先進過程控制(APC),實時優化系統(RTO),罐區管理系統(Off-sites),供應管理優化系統(Spiral),生產核算與物平(Production Accounting)等各產品線,覆蓋了企業從底層硬件、控制到上層計劃、調度、優化等各層次的優化需求。針對客戶企業的不同需求,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升企業的流程效率,包括生產效率和能源效率,減少企業損耗,最終幫助企業贏得市場先機,實現企業的開放、高效與韌性、可持續、以人為本的未來工業的發展。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高峰:在創新前端生產技術的同時,也要讓后端的污水處理技術不拖后腿。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針對廢水水質具體特點,雙氧水廢水和PO廢水協同處理以廢治廢,針對性地研發出了“適度催化氧化+生化”處理技術。HPPO工藝廢水經催化氧化處理后,B/C提高到0.25以上,再經過厭氧生化處理后COD大幅降低并能夠回收沼氣,再經過好氧處理后,COD可進一步降低到500mg/L以下。綜合來看,危廢產生量低、直接運行成本低廉是石科院HPPO工藝廢水處理技術的最大優勢。
中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賈學五:在環氧丙烷產業鏈各環節生產過程中,如HPPO、CHPPO等,過氧化氫是一個危險性較高但重要的反應物,具有易分解、影響因素復雜、事故形式多樣、事故后果嚴重等危險。過氧化氫生產及使用工藝危險性同樣較高,如加氫,氧化,過氧化等過程。高濃度過氧化氫風險則更高,易發生氣相爆炸、凝聚相爆炸等事故。技術升級是有效的安全防護措施,企業應提升本質安全水平,加強機理研究和技術升級,從根源上防控風險。
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許晨:近年來丙烯與丙烷價格波動較大,但總體而言還是具有一定盈利空間。對于新建丙烷脫氫項目,建議丙烯下游產品要走高端化、差異化;充分挖掘氫氣產品附加值;通過設計、采購、施工的深度交叉,有效縮短工程建設進度,做到早上馬、早建成、早投產,搶占市場先機,盡快回收建設成本,獲取效益;改進工藝、優化設計,減少能耗物耗,降低操作成本;確保裝置在滿負荷下長期運行,減少開、停車次數,以及由此帶來的損耗;通過設計優化、投資控制、提升運營管理水平等措施,降低投資,減少設備檢維修費用。
在熱點聚焦及企業戰略分享環節,技術專家、科研院所及相關企業代表就環氧丙烷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工藝創新及數字化建設、雙氧水本質安全等議題展開了討論。(王靜 楊藝)
轉自:中化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