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酚:2024年整體價格或有抬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2-27





      2023年,苯酚市場波動幅度較大,行情跌宕起伏,整體價格較2022年有所下移。業內人士認為,2024年,苯酚產能投放雖放緩,但供應壓力依然存在,不過成本面支撐預期走強,加之下游產能繼續增加,苯酚市場整體價格或比2023年有所抬升。


      供應壓力仍存


      2023年,我國苯酚產能呈井噴式增長,全年共有8套酚酮裝置新建及擴建項目,其中4套均于年末投產。截至2023年年底,國內苯酚總產能達到635.8萬噸,較2022年增加213萬噸(年產能,下同),產能增長率為50.85%。


      吉林石化銷售人員何峻松分析,受此影響,2023年的苯酚市場并不盡如人意,華東地區苯酚年均價較2022年同期走低22.82%,整體跌幅遠超上游原材料,利潤空間也處于收窄態勢。


      然而這并未阻止2024年苯酚擴能的步伐,但增速已經大大放緩。預計今年共計有3套酚酮裝置投放市場,新增產能約59.5萬噸。如若新建裝置產能完全釋放,屆時我國苯酚總產能將達到697.3萬噸。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新增產能施壓,疊加去年11至12月釋放的產能在一季度將全面體現,苯酚產量或有所增加。由于苯酚市場仍處于供需失衡的調整過程中,供需主導地位增強,因此今年一季度苯酚市場難有向好預期,但后續隨著新的平衡逐步建立,加之上下游支撐走強的預期,苯酚市場在一季度后或有向好表現。


      成本支撐堅挺


      2023年,苯酚原料純苯的擴能步伐不停,多套裝置投產使得純苯產量進一步提升。而下游產業鏈繼續迎來擴能爆發期,多套大裝置陸續投產助力,尤其是主力苯乙烯產能繼續提升,加之下游己內酰胺、酚酮等裝置擴能集中,需求支撐增強,因此純苯在產業鏈上的市場話語權要強于下游。


      金聯創分析師石汶釵介紹說,2024年純苯將繼續擴能,計劃新增產能約200萬噸,其中以山東裕龍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為純苯新增主力,國內純苯產量將繼續擴增。


      不僅如此,今年純苯下游表現也將同樣出色。據統計,2024年純苯下游需求預計新增337.09萬噸,繼續大于純苯產能的擴張,疊加2023年尤其四季度下游新增產能集中投放,產生的純苯需求多延遲至2024年釋放。因此整體來看,國內純苯整體供應仍不充裕,市場繼續存在利好支撐。


      業內人士認為,2024年純苯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四季度。結合2024年純苯新增產能計劃投放時間及裝置檢修計劃來看,預計純苯價格在上半年或高位回落,下半年或有底部反彈。這主要由于2023年純苯價格居高難下,很大程度侵蝕了下游利潤,隨著下游往終端傳導的難度加大,下游負反饋或陸續累加,在2024年上半年純苯市場會有讓利下游的概率。但整體來看,2024年純苯下游投產依舊較為集中,隨著下游運行改善,純苯價格有望迎來震蕩上行趨勢。


      總之,純苯供不應求的格局將繼續保持,下游理論需求增量超過了國內純苯供應增量,在這種局面下,在成本面對下游形成支撐,或利好苯酚市場。


      需求仍有提升


      截至目前,我國有21家酚酮企業,苯酚產業一體化程度較高。僅有高橋石化、西薩化工、揚州實友、盛虹煉化、中海殼牌、吉林石化及藍星哈爾濱沒有配套下游雙酚A裝置,今年吉林石化等企業雙酚A裝置投產,一體化發展程度將繼續提高。


      據悉,2023年苯酚下游消耗中雙酚A占比58%,酚醛樹脂占比31%,環己酮約占比2%,壬基酚、烷基酚等占比3%,水楊酸占比3%,其他產品大約占比2%。


      山東睿陽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明介紹說,雙酚A是國內苯酚下游的第一大產品。2023年,國內雙酚A新增4套產能,總產能提至488.5萬噸,較2022年增加88萬噸,產能增長率約為19.87%。至于其他下游,酚醛樹脂行業近年發展滯緩,受整體產業調整及環保的重壓,行業全年不溫不火,開工率約在五六成偏低水平,對苯酚需求盡顯疲態,不過也有新增產能投產。


      “2024年,國內雙酚A產能將繼續增長,新增產能預計在114萬噸,同比增加23.7%左右。不過,由于當前雙酚A生產企業盈利不佳,部分裝置投產時間或有推遲,同時產能利用率難以提升,預計在65%至70%。”王春明表示。


      此外,雙酚A下游環氧樹脂產能在2024年預計新增54.5萬噸,但終端需求或難有較大改善,市場供過于求狀況短時間難有明顯改變。另一下游聚碳酸酯產能也將繼續增長,預計有61萬噸新產能投產,將為雙酚A市場注入活力。


      業內人士認為,總體來看,雙酚A產能增速遠大于苯酚,加之近年來酚醛樹脂雖發展滯緩,但需求量還有進一步上升預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苯酚產能快速擴張帶來的壓力,因此苯酚市場在2024年的整體表現或好于2023年。(趙淑玲)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