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塑料綠色化發展備受關注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3-08





      “春陽撫照,萬物滋榮。”生機盎然的早春時節,2024年全國兩會拉開帷幕。本次兩會上,多位來自石油和化工行業的代表委員與其他行業的代表委員一道共商國是。作為行業代表,他們將目光聚焦石化業共性問題。


      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是實施全面節約戰略、保障國家資源安全、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重要舉措。今年兩會期間,不少提案議案直指廢塑料循環利用。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馬永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進一步加強廢塑料資源化回收利用,對于減少資源浪費、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馬永生介紹說,當前,我國低值廢塑料資源化利用尚處空白。受塑料產品結構影響,資源化價值較高的工程塑料、中空瓶體硬質包裝類塑料等基本采取物理回收方式,實現了較好的回收利用,但大量軟包裝類塑料,特別是膜袋類塑料多被填埋、焚燒或丟棄。同時,廢塑料資源化回收利用技術研究仍待加強,目前我國廢塑料資源化回收利用技術仍以線性處理為主,可多次重復利用的塑料制品原級循環比例僅約2%,多數塑料制品降級循環利用一次后,就難以再次進入回收利用通道。此外,目前的廢塑料回收體系建設及引導政策也有待完善。


      在今年兩會上,馬永生帶來名為《我國廢塑料“變廢為寶”潛力巨大 建議加快開展資源化利用》的提案,他建議:一是加強宏觀指導和示范引領,加快推動低值廢塑料資源化利用。二是加強科技支撐,以化學回收技術突破引領廢塑料資源化利用。三是完善分層次全覆蓋回收體系,推進廢塑料回收行業轉型發展。


      “我連續多年關注“白色污染”話題。今年又帶來一個建議,題目是《加大禁限塑政策執行力度,支持可降解塑料產業發展,助力解決“白色污染”》。”全國人大代表、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表示,在相關政策的支持引領下,近年來,我國可降解塑料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技術瓶頸問題逐步解決,產業規模顯著提升,產品性能不斷優化,競爭力顯著增強,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具備大規模推廣應用的條件。


      據了解,2020年1月,國家發布了升級版“禁塑令”,要求從2025年開始,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但近兩年來,隨著“禁塑令”輿論熱度下降,國內市場對傳統塑料制品消費習慣有所反彈,對可降解產品的推廣力度減弱。


      針對這一現象,鄭月明建議,加強“禁塑令”執行和監管力度,禁止傳統塑料進入禁限塑終端消費領域。壓實地方政府屬地責任,把“禁塑令”的實施成效,作為評選文明城市、衛生城市、旅游城市的評價指標。進一步完善可降解產品標準體系,加強產品質量檢測認證和標識管理,促進市場健康發展。


      此外,今年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以下簡稱環境商會)也在建議中提出有關促進再生塑料行業發展的建議。目前已提交全國工商聯,擬將以團體提案報送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


      環境商會在建議中指出,目前我國再生塑料行業發展存在三大問題,一是原生塑料行業缺乏明確的再生塑料使用目標,導致廢塑料循環利用規模不穩定。二是再生塑料消費端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三是塑料回收高值化利用的進展不及預期,難以實現原料替代范圍的擴大化。


      為推動塑料再生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和高值化利用,提高我國廢塑料循環利用水平,環境商會建議,一是制定清晰、有約束力的再生塑料行業發展戰略,對于原生塑料制品生產企業提出階段性、定量化的分類回收利用要求。二是設立以PET聚酯材料為代表的塑料包裝回收利用基金,試行由塑料包裝生產企業繳納基金。三是加快推進食品級塑料原級利用。四是加快推動塑料產品碳足跡核算和碳標識認證,鼓勵政府和龍頭企業加大綠色低碳產品的采購力度,引導綠色消費,激勵消費者購買和使用碳足跡較低的再生塑料產品。


      轉自:中化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