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7日從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糧食購銷和儲備數字化監管體系,首次實現政策性糧食監管信息化全覆蓋,達到糧食購銷和儲備全過程實時動態監管的預期目標。
2022年4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糧食購銷領域監管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用2年左右時間建成覆蓋中央和地方政策性糧食的數字化監管系統。
“按照統一標準、統一接口、統一平臺、統一信息系統的要求,經過2年的共同努力,中央和地方政策性糧食信息化覆蓋率從40%左右上升到100%,已全面覆蓋中央儲備糧、最低收購價糧、省市縣三級地方儲備糧等所有中央和地方政策性糧食。”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錢毅表示。
當前,以糧食購銷領域監管信息化國家平臺為核心,以省級平臺和央企平臺為樞紐,以糧庫信息系統為基礎,實時對接、逐級負責的信息化監管三級系統框架在我國已全面打通。該系統暢通了數據歸集渠道,打通了數據共享通道,形成了一體化的數字底座支撐體系,實現了數據“一張圖”“一張表”。
“人機協同‘大數據’管糧正成為現實。一方面,我們堅持以高質量的數據源頭采集為基礎。糧食購銷和儲備數字化監管國家平臺已匯集糧食購銷數據超4億條,相比2年前,數據采集范圍擴大了60%。另一方面,我們堅持以優化大數據監管模型系統為關鍵。該系統為糧食購銷和儲備監管提供了‘千里眼’和‘透視眼’,形成了對涉糧違法違規行為的震懾力。”錢毅表示。(記者 馬愛平)
轉自: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