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油板塊:盈利向中下游傳導——石油和化工板塊2023年業績盤點(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5-23





      編者按 2023年A股年報披露已經正式收官,560家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的成績單透露出怎樣的行業冷暖?哪些板塊業績突出后勁足?哪些板塊業績掉隊危機伏?今日起推出能源化工板塊2023年業績盤點,以期為讀者提供參考。


      2023年,全球油氣行業在調整重塑中漸進復蘇,呈現價格整體回落、供需基本平衡和轉型穩妥推進的特點。2023年,石油板塊63家上市公司合計主營收入8.2萬億元,凈利潤0.378萬億元,同比分別下降0.79%和1.94%。其3個子板塊油氣開采、煉化化工、油服工程盈利均呈現良好態勢,產業鏈盈利向中下游傳導。


      油氣開采強者恒強


      海通研究指出,2023年國際油價相比去年有所回調,但整體依舊維持高位震蕩,布倫特原油均價為82.2美元/桶,同比下降17%。在油氣價格高位的背景下,油氣開采板塊2023年合計歸母凈利潤3637億元,同比減少3.9%。其中,“三桶油”2023年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455億元,同比減少3.3%。


      業內人士指出,油氣開采板塊在盈利方面呈現出了“強者恒強”的局面。數據顯示,中國石油去年盈利依然創出歷史新高,同比增幅8.34%。


      海通研究認為,油價震蕩上行有助于上游油氣開采板塊維持較好盈利,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也驗證了這一說法。今年一季度,油氣開采板塊實現歸母凈利潤1070億元,同比增加5.3%,環比增加53.4%。其中,“三桶油”加大降本增效力度,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037億元,同比增加8.2%,環比增加64.1%,表現較為亮眼。


      民營煉化盈利頗豐


      在煉化子板塊中,2023年民營煉化實現歸母凈利潤111億元,同比增長120%。


      其中,凈利潤實現大幅增長的主要有恒逸石化、恒力石化、桐昆股份和新鳳鳴4家民營煉化企業。


      具體來看,2023年,新鳳鳴營業收入614.69億元,同比增長21.03%;凈利潤10.86億元,扭虧為盈,去年同期虧損2.06億元。桐昆股份主營收入826.4億元,凈利潤7.97億元,同比漲幅分別為33.31%和539%。恒力石化主營收入2348.66億元,凈利潤69.05億元,同比漲幅分別為5.62%和198%。恒逸石化主營收入1361.48億元,同比下降10.46%;凈利潤4.35億元,同比增長140.34%。


      民營煉化公司的盈利主要得益于產能提升以及規模優勢。恒力石化表示,公司重點項目將于今年上半年陸續進入投產高峰期,也將實現在高端精細化工品、光學膜、電子膜、鋰電池隔膜等下游化工新材料產品產能的大幅提升。恒逸石化表示,公司打造了獨有的大煉化到對二甲苯、精對苯二甲酸、聚酯產能匹配的全產業鏈,實現上、中、下游原料配套協調,形成了原油—對二甲苯—精對苯二甲酸—滌綸和原油—苯—己內酰胺—錦綸的“柱狀”均衡一體化產業鏈,產能位居行業前列,規模優勢明顯。


      今年一季度民營煉化盈利也出現了明顯改善,實現歸母凈利潤42.07億元,同比大幅提升。根據IEA預測,2028年以前東南亞地區煉能將總體保持不變,東南亞地區成品油市場供應將持續偏緊。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芳烴產業鏈供需市場基本面持續改善,PX、純苯等產品價格和價差都維持在高位區間,這將對相關煉化上市公司構成利好。


      油服板塊盈利持續


      油服方面,2023年中國石油資本支出2753億元、中國石化資本支出1768億元、中國海油資本支出1296億元。


      海通研究指出,2022年以來,國際油價連續兩年維持高位震蕩,帶動全球上游資本支出提升。根據中海油服2023年報援引的標普全球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石油行業上游資本支出2023年為5687億美元,同比增長10.6%;預計2024年全球上游勘探開發資本支出6079億美元,同比增長5.7%。油服設備行業逐步復蘇,盈利改善,2022年以來單季度收入、歸母凈利潤維持同比正增長。2023年全年板塊營收3083.31億元,同比增加6.2%;歸母凈利潤114.03億元,同比增加14.3%。


      綜上來看,2023年油服板塊盈利創五年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油服板塊盈利仍持續增長,合計營業收入625.67億元,同比增加2.0%;歸母凈利潤24.02億元,同比增加25%。


      對于今年的油服板塊,中國石油預計2024年資本開支為2580億元,中國石化資本支出為1730億元,中國海油預計資本開支介于1250億元至1350億元,同比略有下降,因此今年油服板塊的盈利將趨于保守。(羅阿華)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