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界共話鈦白粉行業新質生產力提升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7-10





      7月6日,由鈦白粉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國際粉體檢驗與控制聯合會主辦的2024第二屆鈦白粉行業技術創新成果交流展示會在羊城廣州召開,來自全國鈦白粉行業及相關配套領域企業的近200名專家學者、企業家及工程技術人員歡聚一堂,聚焦企業技術創新,共話行業新質生產力提升。


      鈦白粉聯盟秘書長畢勝指出,鈦白粉聯盟獲批成立13年來,圍繞以技術創新為主題的工作宗旨,多次推介了行業現已普及的生產技術、裝備技術、環保技術、節能降耗以及綜合利用技術,通過各項具有實用性的創新活動,從而得到了行業和各方廣泛的認可。


      今年創新成果交流展示會,就是旨在以鈦白粉企業需求技術創新為導向,將鈦白粉和相關配套企業新近推出的技術創新成果推向行業,提升整個行業的創新能力、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將進一步提升聯盟的精準服務水平,促進鈦白粉企業和相關配套企業的創新技術成果向行業轉移,充分、高效推進先進技術在鈦白粉企業的產業化應用。


      鈦白粉聯盟理事長彭安錚在會上致辭指出,2023年,鈦白行業克服全球經濟衰退、國內經濟緩慢復蘇的困難,堅定不移科技引領、推動產品品牌品質提升,堅定不移創新驅動、推進信息化工業化兩化融合,堅定不移節能減排、加快產業升級轉型發展步伐,為中國鈦白行業高質量發展付出了艱辛的努力。


      彭安錚強調,今年上半年, 盡管受全球經濟復蘇不均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但中國經濟增長率基本保持穩定水平,出口和對外投資表現仍較堅挺,消費者信心逐步恢復、消費支出增長也較為穩定,總體展現出一定的韌性和穩定性。對鈦白行業來說,隨著歐盟對中國鈦白粉反傾銷調查的初裁落地,鈦白粉出口市場、產能平衡等都將受到極大影響,中國鈦白行業的生存與發展將面臨嚴峻挑戰。彭安錚認為,當下,唯有創新才能贏得生存空間,唯有創新才能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彭安錚希望通過創新成果交流,能給全國鈦白生產企業帶來節能減排資源利用的新技術,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的新成果,也給有志于推動鈦白行業進步的先進裝備企業、技術服務企業提供合作雙贏的新平臺,通過產業鏈上下游等領域的共同努力,促進中國鈦白行業新質生產力的不斷發展。


      鈦白粉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邱健亭指出,“鈦白聯盟”是在國家大力推進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為新形式的技術創新新機制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成立之初就依據“聯盟”的章程與宗旨,成立了具有權威性與代表性的專家委員會,緊緊把握國際、國內鈦白粉產業發展動態,圍繞技術創新、技術進步主題,立足環境保護、節能消耗、循環經濟、技術培訓等創新重點,以“聯盟”為平臺,積極開展技術項目合作,充分發揮專家的知識、能力與經驗,努力開展新技術推廣、咨詢服務、技術培訓、對外合作等工作,努力推進鈦白粉行業優質、快速、健康發展。


      聯盟還以創新和服務為根本宗旨,構建了“技術與創新專業培訓平臺”和“技術創新成果交流新平臺”,在鈦白粉專業技術授課、新技術應用推廣、產業升級與清潔生產引領、管理技術應用上等開展以培訓為主要形式的創新與服務工作,將“培訓平臺”建設成為鈦白粉聯盟成員企業歡迎、認可的特色服務品牌。通過技術創新成果交流新平臺,為鈦白粉行業先進技術與裝備應用與合作牽線搭橋。先后推薦了酸解尾氣處理、轉窯尾氣等離子高效處理環保、高效廢酸濃縮、淡廢水膜過濾及濃縮、多型板框壓濾機在鈦白粉應用、鈦白粉自動包裝等清潔生產新技術和酸解黑渣磁選回收鈦精礦、轉窯尾氣余熱利用、MVR鈦液濃縮等梯度真空結晶、鈦液多效濃縮、轉窯尾氣余熱利用等節能降耗技術落地企業提質增效,為鈦白粉行業持續創新提供了重要支撐。


      邱健亭表示,創新是推動鈦白粉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在當前形勢下,加快創新驅動,加快產業升級,是鈦白粉行業及“聯盟”的關鍵之舉。“聯盟”將竭誠為鈦白粉行業精準服務,助力鈦白粉行業新質生產力提升。


      會議聚焦行業高質量發展和新質生產力提升。廣泛交流了硫酸法鈦白粉生產全面高效減渣減排及資源化利用創新技術成果、廢酸的冷凍結晶除雜及高鐵濃度制備電池級磷酸鐵技術、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鈦白粉行業尾氣治理領域的應用、雙噴式陶瓷氣流粉碎機在鈦白粉生產中的應用、直接冷卻真空結晶“新技術”,助力亞鐵分離殘鈦“創新低”、鈦白生產廢酸全回收循環利用新途徑新技術。


      南通三圣石墨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工程師肖禮菁在分享《減少鈦白廢物排放建立碳因子足跡管理體系》報告指出,該公司致力于鈦白廢酸濃縮回收資源循環再利用24年,為我國鈦白粉企業建立了80多套裝置。近兩年又聯合攀枝花海峰鑫化工有限公司共同開發的鈦白廢酸節能型連續冷凍結晶技術,再耦合特制尾氣文丘塔預濃縮酸技術與第四代高效廢酸蒸發濃縮技術,三項技術通過高度集成化,成功開發了一套完整的鈦白粉生產全面減渣工藝包,并在海峰鑫已實現產業化。該技術工藝首先將鈦白廢酸冷凍析出七水硫酸亞鐵晶體,再利用鈦白粉轉窯煅燒尾氣余熱將結晶母液預濃縮至酸濃~36%,最后通過高效蒸發濃縮裝置將酸濃度提升至目標酸濃為~70%的成品酸。其中,七水硫酸亞鐵可以轉售,而成品酸可以直接返回鈦鐵礦酸解工序實現循環利用。


      肖禮菁介紹說,該技術所獲得的技術經濟指標以噸鈦白折算為單位,可獲得七水硫酸亞鐵1.2t/t TiO2、折百硫酸1.2t/t TiO2,減少鈦石膏渣6.6t/t TiO2,可產生直接經濟效益602元/t TiO2,CO2減排量0.6417t/t TiO2。按照海峰鑫鈦白粉年產能10萬噸,每年CO2減排量6.417萬噸,最終實現經濟與環保雙重效益,符合國家推行節能降碳與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全局工業戰略目標。


      南通乾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金俊哲介紹說,該公司開發的“鈦白生產尾氣低溫等離子體深度治理技術”已通過行業權威專家評審。被認定為硫酸法鈦白粉生產中一項創新性的技術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該技術對煙氣進行“除臭脫白除塵”處理的實質,就是利用電暈放電的低溫等離子體的技術原理,經過荷電降塵、電離、氧化等作用同時進行,將尾氣中的顆粒物,酸霧,異味等污染物進行吸附,分解,生成了穩定的、不產生氣味的物質和水。廢水經系統收集后送入工廠污水處理系統集中處理排放,尾氣經煙囪無異味、無煙帶等達標排放。


      目前,該技術已經在潛江方圓鈦白有限公司、寧波新福鈦白粉有限公司、龍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焦作基地等工廠尾氣深度凈化中實施并運行,各項指標經第三方檢測數據顯示,二氧化硫進口97.3mg/m3,出口小于3mg/m3,顆粒物,酸霧等指標出口均小于5mg/h,特別是硫化氫,幾乎是100%去除;臭氣濃度的去除率達85%--90%以上。徹底解決了酸解尾氣擾民的現象。經成套凈化工藝處理后的各項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排放指標。從運行效果看,能夠做到“長期穩定、達標運行”。隨著后續項目的不斷落地,該技術將為行業高質量綠色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江蘇宜興非金屬化工機械有限公司項目研發總負責人、主任工程師丁紅衛在會上分享了該公司開發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雙噴式陶瓷氣流粉碎機,這是專門針對金紅石型鈦白粉后處理這種以打散聚合體為主要粉碎目標的專用設備,相比傳統的多噴嘴扁平式氣流粉碎機,具有優質高產、高效低耗、運行穩定、經久耐用的優勢,滿足了現代超微粉體生產要求。


      丁紅衛介紹說,在鈦白粉生產的后處理工序有一個關鍵的氣流粉碎及包膜崗位,必須使用耐高溫耐磨氣流粉碎機,國外早在10多年前就廣泛使用大型耐高溫耐磨雙噴式陶瓷氣流粉碎機,淘汰了在該崗位工作和質量都不穩定的多噴嘴扁平式氣流粉碎機,大型耐高溫雙噴式陶瓷氣流粉碎機同樣代表了目前國際上最新的氣流粉碎機發展趨勢,由于它的制造難度較大,所以,到目前為止,國內鈦白粉行業還是以多噴嘴扁平式氣流粉碎機為主,這是無奈的選擇,也成了鈦白行業裝備選擇的痛點之一。


      作為國內最早生產多噴嘴扁平式陶瓷氣流粉碎機的廠家;宜興非金屬化機公司投入巨資,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結合60多年生產工程陶瓷和40多年生產陶瓷氣流粉碎機的技術和經驗,將兩種技術有機結合,經過10多年的堅持不懈,大膽創新,潛心研究和應用,最終研制并形成了第二代GTMS型系列雙噴式陶瓷氣流粉碎機。


      目前,該機已經在山東東佳集團、濟南裕興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廣西藍星大華有限責任公司、正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運行,所生產的產品優質穩定,得到用戶的普遍認可,也將成為行業新質生產力提升,提供重要支撐。


      由鈦白行業資深專家朱雙春、原富民龍騰鈦業總經理張益都、浙江鑫隆達真空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蒸汽直接冷凍法真空結晶技術,從工業結晶的理論出發,結合硫酸亞鐵結晶的特點,將引進技術中真空結晶的抽氣方式、攪拌方式等進行了顛覆性改造,替換掉了原有的蒸汽噴射和推進式機械攪拌,利用冷凍水對蒸發出的二次蒸汽進行直接冷卻液化,達到絕熱蒸發降溫的效果。張益都在會上分享說。


      該技術于去年九月在富民龍騰鈦業實施成功并穩定運行至今。該技術表現極其優秀,一是每噸鈦白粉產品比引進技術降低了一噸以上的蒸汽消耗;二是對循環水的要求比較低,不論是硬水和軟水水質同樣滿足使用要求,不會產生水垢導致使用性變差,尤其對夏季高溫地區的工廠,可以杜絕夏季濕熱環境導致的循環水水溫升高對生產和質量的影響;三是得到的七水硫酸亞鐵晶體顆粒三維立體結構極好,對鈦液洗滌效果的貢獻大,亞鐵殘鈦平均低于0.18%;四是由于不再采用推進式機械攪拌,基本杜絕了結晶器器壁板結亞鐵的現象,清理周期超過三個月,為行業健康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據悉,本次會議得到廣東先進鈦白產業研究院、廣州黃埔天泰化輕有限公司、天泰(福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主協辦,安徽金龍機械有限公司、南通乾瀚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和湖南湘潭惠博離心機有限公司參與會議協辦。(姜小毛)


      轉自:中化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