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鋰被譽為“白色石油”。作為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其價格波動深深影響著上下游企業。在過去幾年中,碳酸鋰價格波動尤為頻繁,碳酸鋰期貨一度被認為是一種較好的穩價方式。近日,碳酸鋰期貨上市已滿一周年。1年來,碳酸鋰期貨發展得怎么樣?又為行業帶來了哪些改變?行業對期貨產品有哪些新期待嗎?
運行平穩規模擴大
碳酸鋰由于生產特性,產能擴張及產量提升周期相對較長,碳酸鋰產量與新能源汽車需求之間的協同容易發生節奏上的供需錯配,品種本身的特性導致碳酸鋰價格波動明顯。2021-2022年,因供給釋放速度不及下游需求增長,碳酸鋰價格快速上漲,年均漲幅達237%。2023年,鋰鹽產能集中投產,碳酸鋰價格在前四個月快速下行65%,后又因下游備庫采購在兩個月內上漲78%。價格急漲急跌,提高了鋰電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和風險。
2023年7月21日,經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碳酸鋰期貨和期權在廣期所上市,目前平穩運行已滿1年。1年來,市場運行平穩,規模穩步擴大。據了解,截至2024年7月19日,碳酸鋰期貨和期權累計成交量7492.54萬手,累計成交額73983.84億元;日均成交量30.99萬手,日均持倉量34.58萬手,市場規模穩步增長。從月度成交持倉規模來看,2024年7月碳酸鋰期貨和期權日均成交25.65萬手,日均持倉44.57萬手,分別較2023年7月增長302.06%和2635.68%,期貨持倉規模占現貨規模的約57%。碳酸鋰期貨市場已具備服務產業風險對沖所需的流動性。
鋰價走勢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經歷高速發展,產業鏈的供求結構從供不應求轉向供強需弱,供求關系變化較快且增速波動較大。廣州期貨碳酸鋰分析師湯樹彬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2024年以來,一季度因春節前市場存在下游需求偏弱的預期,期價偏弱震蕩;節后受環保趨嚴、海外部分礦企下調產量指引等消息面擾動影響,以及當時下游排產上升、終端需求小幅回暖,期價有所反彈。第二季度初由于鋰精礦進口量整體超預期,碳酸鋰進口集中到港貢獻增量,期價震蕩回落。第三季度初,基本面維持供強需弱格局,碳酸鋰期價維持偏弱震蕩。
發揮服務實體經濟功能
鋰電產業在高景氣度下過度擴張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明確的遠期供求預期幫助企業及時合理決策。廣期所介紹,碳酸鋰期貨上市后,隨著產業培育的深入推進,產業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的意愿和能力較上市初期均有了顯著的提升,企業通過套期保值、基差貿易、場外期權、套利交易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參與碳酸鋰期貨市場。碳酸鋰期貨市場初步發揮了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據了解,碳酸鋰期貨上市后,一方面,現貨市場下跌幅度和節奏較2023年上半年明顯放緩,部分生產企業通過套期保值甚至實現了高于現貨銷售的盈利;另一方面,價格波動明顯減小,不同于2023年上半年的暴跌暴漲,期現貨市場價格同步緩慢下行,再也沒有出現暴漲暴跌的情況。同時,貿易企業的蓄水池作用得到了更好發揮,通過期貨套期保值,貿易企業敢于在價格下行階段建立庫存,采用“期貨+升貼水”方式定價,有效緩沖了價格下行階段的市場影響。
與此同時,“我國是碳酸鋰產銷大國,但目前的鋰資源定價權和我國的鋰資源貿易地位不匹配。當前鋰產業對于碳酸鋰產品以及鋰輝石原料的進口需求仍比較大,我國碳酸鋰對外依存度仍有50%左右。尤其在鋰輝石資源多從海外進口的背景下,我國鋰資源議價能力有提升空間。”湯樹彬解釋。
“碳酸鋰期貨的上市,提升了碳酸鋰價格的權威性和透明度,有助于強化我國在碳酸鋰國際貿易中的定價權。鋰礦開發周期長、資本投入大,鋰價波動劇烈時企業將面臨較大的風險。碳酸鋰期貨、期權上市前,由于缺乏主動管理風險的路徑,上游企業進行鋰礦資源開發時常存在對于未來鋰價不確定性的擔憂,而這在一定程度上將影響企業投資、整合礦產資源的積極性。近期在海外鋰資源開發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企業更加迫切需要進行相關風險的管理。”湯樹彬表示。
進一步完善鋰電相關體系
碳酸鋰期貨上市1年,行業各方對完善價格形成機制、服務企業風險管理等方面的作用表示認可。
湯樹彬認為,廣期所對碳酸鋰現貨市場主體、產品特征、貿易慣例、倉儲物流、質量標準等進行了深入調研和多方論證,最大限度方便相關市場主體參與。同時,碳酸鋰期貨合約規則設計充分考慮了期貨市場投資者結構、交易習慣及運行規律等因素,兼顧風險控制與市場效率。“碳酸鋰期貨的上市,切實貼合國家綠色發展方向,服務于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雙碳'等戰略目標實現。同時,有助于服務鋰電產業鏈發展,穩定上下游企業的原料供應保障和產銷成本管理,助力產業鏈企業提升市場風險管理的水平。”
廣期所表示,接下來將持續提升市場服務能力。積極開展產業培訓活動,把期貨市場風險和作用講深講透,讓企業“一看二試三參與”,有序利用期貨市場管理風險;跟蹤研究產業變化,做好合約規則的優化,更好貼近現貨市場需求。廣期所將持續做好碳酸鋰產業的跟蹤研究,緊跟現貨市場的發展,不斷評估合約規則的科學性,持續優化合約規則,更好服務實體企業的需求;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鋰電產業原料品種體系。“鋰電產業是我國具有絕對產業優勢的新興領域,碳酸鋰期貨上市后,廣期所將繼續加快鋰電相關品種的研發工作,包括氫氧化鋰等品種,為我國鋰電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駕護航。”
湯樹彬建議,隨著碳酸鋰供需逐年增長,未來還可結合產業鏈發展情況,適時開展關于新增碳酸鋰交割庫的相關研究。(記者 林水靜)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