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年特種油品需求近1700萬噸 油品企業發力“油轉特”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9-01





      我國特種油品行業正朝著全面低碳化、擁抱新能源、新國貨替代的方向前行,并以新質生產力促進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預計到2030年國內特種油品需求近1700萬噸,其中潤滑油脂需求變化不大,白油、橡膠增塑劑需求占比有所提升,溶劑油需求量緩慢增長,國內油品企業搶抓行業變革機遇紛紛發力“油轉特”。這是記者近日在太原召開的2024中國國際特種油品行業大會暨基礎油、白油、溶劑油、橡膠油、蠟產業市場及應用技術研討會上得到的消息。


      中國石化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市場營銷研究所王天翮研究員表示,在綠色轉型背景下,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預計國內成品油需求將于2025年左右達峰。受此影響,中國煉油業務轉型正在逐步深化,具體可分為“油轉化”“油轉特”兩大方向。“油轉化”方面,隨著產能集中投產,疊加需求恢復不佳,面臨階段性的效益難題。當前形勢下,“油轉特”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特種油品作為“油轉特”涉及產品中絕對價值較高的產品,地位有所提升。他強調,未來煉油化工企業要持續發展特種油品業務,嚴格合規管控、加強市場導向、注重企業差異,并從原料優化、技術攻關、營銷優化等方面落實具體發展規劃。


      統一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可持續采購總監姚逸群指出,公司緊抓行業變革機遇,在技術研發上進行了大額投資,推出高性能潤滑油產品,加速國產替代進程,保持技術和性價比優勢,強化品牌市場競爭力。


      潞安化工集團副總經理黃勇介紹,集團擁有亞洲唯一一套CTL基礎油裝置,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煤制Ⅲ類+潤滑油基礎油裝置。公司積極推動產業鏈延伸和生態建設,依托產能優勢,在高端制造、國產替代上不斷探索、持續發力,打造了全系全合成的“太行”潤滑油品牌。


      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孫建林教授提出,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的出現以及生態環保理念的發展對軋制油品的升級換代提出新要求。他認為,新型軋制油研發在滿足制造業高品質發展需求的同時,更加強調在使用過程做到循環再利用、無污染、低排放或零排放。


      潞安煤基清潔能源公司董事長張衛國表示,未來,公司將在油品產業鏈的生產工藝、技術研發、市場開拓、品牌宣傳等方面持續深耕,為合作伙伴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閆俊榮)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