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從天津經開區南港工業區獲悉,位于天津經開區南港工業區的中石化催化劑天津材料生產基地已投產運行。
據介紹,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石化所屬的專業化公司,是國際知名、亞洲最大、中國第一的煉油化工催化劑生產商、供應商和服務商,產品通蓋煉油、聚烯烴、基本有機原料、煤化工、環保、吸附劑及助劑等6大類300多個牌號,全力打造中國石化煉化產業“芯片”。目前,該公司4種產品性能達國際領先水平,5類催化劑性能達國際先進水平,綜合實力連續3年位居全球催化劑行業第2位。
中石化催化劑(天津)有限公司(簡稱:催化劑天津公司)為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位于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港工業區,由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2021年開始籌建,2022年2月正式注冊成立,總體規劃2000噸/年銀催化劑裝置、1250噸/年聚烯烴裝置、200噸/年球形聚丙烯催化劑及500噸/年載體裝置、3噸/年聚烯烴彈性體催化劑工業試驗裝置及配套公用工程系統、輔助生產設施和生活設施。該工程由石化四建公司等企業參與施工。
催化劑天津公司加強生產技術創新,通過工藝聯鎖、智能識別系統及DCS控制實現生產監控、管理、操作一體化,生產過程自動化和生產管理信息化,帶動產品制造由“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生產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填補國內空白,實現催化劑進口替代。
項目總投資50多億元,工程分期建設,一期已建成投產,二期三期正在建設,后續項目在規劃及可研報告編制中。本次投產的一期工程主要建設銀催化劑、聚烯烴催化劑等催化劑生產裝置及配套輔助設施。本次投產的一期工程主要建設銀催化劑、聚烯烴催化劑等催化劑生產裝置及配套輔助設施。
銀催化劑裝置采用中國石化自主知識產權相關專利,生產的高選擇性、中等選擇性和“高效”三種類型的YS銀催化劑綜合性能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填補了我國該類催化劑的技術空白,進一步增強了國產催化劑對乙二醇裝置的適應性,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提供了支撐。裝置以粉料混煉技術、連續切粒成型技術、連續焙燒技術為核心,采用集中控制、自動化物料傳輸、精確計量等技術,通過優化設備、儀表和布置方案,減少了物耗、能耗和設備損耗,增強了裝置運行穩定性,實現了銀催化劑生產自動化、工藝連續化、裝置密閉化,降低了生產成本,達成了產品質量穩定和節能減排目標。
聚烯烴催化劑裝置采用中國石化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生產技術,生產的BSG催化劑徹底解決了粉料堆積密度偏低、催化劑靜態混合器易堵塞兩大問題,表現出活性高、細粉少、流動性好的優點,綜合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裝置生產的BCM催化劑具有活性高、氫調敏感性強、立構定向性高,聚合物共聚單體分散性好、粉料干爽、細粉含量低的優點,兩類新型催化劑打破了高性能催化劑市場的跨國壟斷,將扭轉高性能催化劑主要依賴進口產品的國內市場局面,提高催化劑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有效降低化工企業經營制造成本,促進我國國產品牌產品打開國門,提升國際市場占有率。裝置通過優化母液處理技術、放空氣處理技術及熱媒控制技術,有效提高生產工序運行效率,降低設備故障率;首次采用廢氣廢液焚燒系統處理有機廢氣和有機廢液,從根本上降低了NOx產生量,同時對燃燒產生的尾氣采用“急冷+堿洗+電除塵+SCR”組合工藝,實現尾氣達標排放和清潔化生產。
催化劑天津公司有助于壯大天津新材料“新鏈”鏈條,促進催化劑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提升高端精細化工發展能級,完善綠色石化產業鏈,提高產業鏈上下游一體化水平,促進產業集群協同發力,助力天津經開區南港工業區打造世界一流綠色化工新材料基地。 (曲照貴)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