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鈦白粉出口再創新高 同比增長15.84%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2-08





      去年我國鈦白粉出口量再創歷史新高。根據海關近日數據統計,2024年12月中國鈦白粉出口15.84萬噸,環比增長6.09%,同比增長10.53%;2024年1-12月中國出口鈦白粉累計約190.17萬噸,增加約26萬噸,同比增長15.84%。


      國家化工生產力促進中心鈦白分中心副秘書長孫哲宇分析認為,2024年我國鈦白粉出口增長,主要是得益于市場需求增長,產品競爭力和性價比優勢。2024年全球市場對鈦白粉的需求持續增長,尤其是在涂料、塑料、造紙、油墨、橡膠等工業領域,為中國鈦白粉的出口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印度、巴西、土耳其等發展中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對鈦白粉需求的顯著增長,成為中國鈦白粉主要出口目的地。


      近年來,鈦白粉企業在生產成本控制方面進步明顯,尤其是硫酸法生產工藝,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出質量合格的產品,從而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與此同時,我國的鈦白粉產品在涂料等領域的使用性價比高,能夠滿足新興國家市場的需求,在與海外企業的競爭中成功搶占了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氯化法工藝優勢將凸顯,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升。隨著環保政策的趨嚴,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的優勢將更加明顯。中國部分企業已經在氯化法技術上取得了突破,未來氯化法鈦白粉的出口比例有望逐步提高,進一步提升中國鈦白粉在高端市場的競爭力。大型企業通過并購、整合產業鏈等方式不斷擴大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這將有助于提升國際市場上的議價能力和品牌影響力,推動出口業務的穩定發展。


      孫哲宇指出,2024年盡管歐盟、巴西、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對中國鈦白粉實施了反傾銷政策,但出口量仍實現了增長。這表明中國鈦白粉行業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較強,且企業通過優化出口市場結構,如增加對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地區的出口,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降低了反傾銷政策帶來的不利影響。


      顏鈦鈦行業分析師楊遜分析認為,一方面是中國從鈦白粉的進口國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而且領先優勢逐漸擴大,這是行業最大的變化;另一方面是中國鈦白粉出口量連年劇增,主要得益于中國鈦白粉的質量、供應、服務、個性化等眾多優勢體系;其次是從高中低到個性化需求,中國鈦白粉的產品線定位愈加完善,品質提升速度飛快。依靠眾多優勢,形成對海外鈦白粉產品強有力的替代性,市場份額將越來越大。


      談到2025年出口形勢,孫哲宇認為,一方面,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預計2025年全球對鈦白粉的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將進一步拉動對鈦白粉的需求,為中國鈦白粉出口提供有力支撐。另一方面,出口市場將呈多元化。面對歐盟等地區可能持續的反傾銷政策,中國鈦白粉企業將進一步拓展其他海外市場,如東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地區對鈦白粉的需求增長潛力較大,且市場競爭相對較小,有望成為中國鈦白粉出口的重要增長點。


      楊遜指出,盡管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發起反傾銷調查,但海外客戶對中國鈦白粉的依賴性還是很強的,而且針對性產品也比較多,短期或對中國鈦白粉企業會有影響,但長期的市場一定是用產品說話,不是依靠這種形式的保護出來的。未來,海外一定還是中國鈦白粉重要的消費方向,而且市場份額會越來越大,在這個路上一定會有一些困難,但長期來看,全球鈦白粉供應一定會大幅度傾斜,而且更加的多樣化。


      涂多多產業大數據部鈦分析師齊宇認為,2025年鈦白粉企業面臨更多的挑戰與競爭,但受國際市場需求強勁影響,今年鈦白粉出口量預計仍呈小幅增加趨勢。


      江蘇泛華化學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曉光認為,2025年,我國鈦白粉出口還將受到一些主要國家和市場的反傾銷制約,但是有利因素也很多,如“一帶一路”國家對我國產品接受度提升,我國產品的品質提升、品類擴展,人民幣匯率穩定等。綜合來看,我國鈦白粉出口量將繼續保持增長勢頭。


      廣西金茂鈦業股份有限公司銷售部部長郭小芬介紹說,該公司目前是國內最大的銳鈦型鈦白粉生產商之一,去年盡管全行業的出口數據很好,但金茂鈦業的優勢因受銳鈦市場萎縮和鈦白粉品種的雙重限制,并不是很明顯,產品出口約占產量的35%。2025年估計出口將有不小的困難,該公司將會采取有力措施,提高金紅石產品生產能力,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以緩解出口壓力。


      倪曉光指出,全行業要堅定不移地做好產品國際銷售和推廣,同時還要更加注重提升產品品質和競爭力。企業一定要樹立高質量發展的雄心,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和技術投入,勇于研發先進產品,早日形成高、中、低端產品的合理結構。(姜小毛)


      轉自:中化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