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冷劑行業進入量價穩增周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26





      近日,制冷劑行業上市公司陸續披露一季度業績預告,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東陽光等公司凈利潤同比預增均超過100%。業內認為,制冷劑行業在配額管控政策和下游需求擴容的雙重因素推動下,景氣度上行,價格持續攀升,推動龍頭公司盈利能力顯著增強,制冷劑行業進入量價穩增的新周期。


      上市公司利潤大增


      一季度多家制冷劑上市公司凈利潤大幅預增。4月8日,巨化股份發布公告顯示,預計2025年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6億到8.4億元,同比增長145%至171%。三美股份一季度預計實現凈利潤3.69億至4.28億元,同比增長139.41%至177.71%。永和股份預計一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100萬至1.03億元,同比增長144.49%至176.74%。東陽光預計一季度實現凈利潤2.53億至3.23億元,同比增長156.17%至227.05%。


      在談及利潤增長的原因時,這幾家公司在公告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氟制冷劑供需格局進一步優化,市場價格持續走高,使公司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截至4月中旬,第三代制冷劑(HFCs)主流產品R32國內均價為4.85萬元(噸價,下同),較年初上漲12%,同比上漲66%;R125國內均價為4.5萬元,較年初上漲7%,同比上漲2.3%;R134a國內均價為4.65萬元,較年初上漲9%,同比上漲45%。


      雙輪驅動市場上行


      業內人士認為,政策與需求雙輪驅動支撐制冷劑市場向好。


      “2024年起HFCs供給進入‘定額+持續削減’階段,同時第二代制冷劑(HCFCs)加速削減,四代制冷劑因為專利問題價格居高不下難以形成替代。”華安證券分析師王強峰認為,這些因素導致制冷劑供給端持續縮減。


      一方面,HCFCs配額削減使供給進一步收緊,推動市場向HFCs轉移。2025年HCFCs生產配額為16.36萬噸,同比減少4.99萬噸,內用生產配額為8.60萬噸,較2024年減少4.21萬噸。而HFCs生產配額為79.19萬噸,同比增加4.34萬噸,內用生產配額為38.96萬噸,較2024年增加4.72萬噸。另一方面,HFCs生產配額進一步集中。2025年HFCs生產配額總量95%以上集中在巨化股份(包含飛源化工)、三美股份、中化、東岳集團、永和、東陽光和梅蘭這6家企業,行業集中度顯著提高,龍頭企業市場議價能力增強。


      在供給端持續收緊的同時,下游也提供了需求支撐。王強峰表示,隨著熱泵、冷鏈市場發展以及空調存量市場持續擴張,疊加東南亞國家制冷劑需求擴張等因素,制冷劑需求端保持穩定增長。


      從下游應用端來看,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了空調更新需求,進一步推動制冷劑需求增長。制冷劑廣泛用于家用空調、冰箱(柜)、汽車空調等,其中空調對制冷劑的需求量占據制冷劑總需求的78%,冰箱和汽車則分別占16%和6%。據相關機構統計,2025年4月至6月,我國家用空調排產預計將分別同比提升9.1%、13%和15.9%。


      價格有望再沖新高


      多家券商在最新研報中指出,配額管控疊加需求擴容,HFCs供需格局或持續優化,制冷劑市場價格有望再沖新高。


      王強峰認為,未來制冷劑市場供需缺口還會持續擴大,價格穩定上漲。二季度為傳統制冷劑消費旺季,疊加空調排產增加,供需緊平衡態勢或延續。


      東莞證券分析師盧立亭也認為,二季度空調企業制冷劑長協價格會繼續上漲,行業景氣度不改。近日,二季度空調企業的制冷劑長協價格確定,根據氟務在線的數據,制冷劑R32承兌價格4.66萬元,相比一季度上漲14.77%。R410a承兌價格4.76萬元,相比一季度上漲14.42%。在二季度空調企業制冷劑長協價格落地之后,行業推漲氛圍較濃。


      “配額管控下制冷劑供需關系發生結構性變化,隨著制冷劑消費旺季到來,下游市場需求增長顯著。”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表示,2025年家電“國補”新政公布,補貼力度空前,有望促進下游產業消費保持較好的增長趨勢,從而繼續帶動制冷劑需求穩中有增。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升級等需求也為制冷劑開辟了增量市場。


      2025年制冷劑市場上行,其本質是政策引導與市場需求共振的結果。配額管控奠定了供給端的剛性約束,而家電更新與新興領域需求打開了增長空間。在龍頭企業主導、集中度持續提升的背景下,制冷劑行業有望步入量價穩增的新周期。(李冬鈴)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