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執行“十三五”規劃的關鍵之年,是調結構的陣痛之年,也是石化行業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一年。在日前舉行的2016年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形勢發布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表示,石化行業要搶抓宏觀經濟的積極變化和世界石化工業復蘇的先機,以新的思路和新的舉措,以綠色發展為重要抓手,以去產能為攻堅的堡壘,緊緊圍繞結構調整優化這條主線,繼續加大創新驅動和國際合作兩大戰略舉措,努力提升行業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努力改善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力爭石化行業率先走上筑底反彈的新通道,必須要有決心、有恒心,持續發力。
一是再發力綠色發展,扎實推進五大行動計劃。2017年,全行業要把貫徹“綠色發展”戰略作為重要抓手和中心任務,盡快形成廢水、廢氣、廢固治理以及節能減排、安全提升五大“專項行動計劃”,并于4月份產業發展大會上向石化行業和全社會發布,有當前現狀、有任務目標、有具體措施,既推出一批典型企業,又推薦一批先進適用的技術,讓綠色發展成為全行業共同的理念和行動,讓石化行業綠色發展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率先閃光。同時,還要把“綠色園區,智慧園區”建設作為新一年石化園區發展的重中之重。
二是再發力去產能,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石化行業產能結構性過剩矛盾依然嚴重,在2016年已取得良好開局的基礎上,去產能要進一步深化,但不能簡單地以規模為標準。要充分發揮和依靠市場和法制化措施,研究制定更加科學的標準,對達不到能耗標準、質量標準、排放標準的落后產能、工藝和設備,堅決淘汰。同時,要加強監管,嚴格控制過剩產能的盲目增加,力爭去產能的“三年目標”取得突破性進展。要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形成,鼓勵創新、支持創新,加大高端石化產品補短板的力度,力爭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的進口替代率和自給率進一步提升。
三是再發力創新驅動,充分發揮創新的強力支撐。按照科技《規劃指南》和創新平臺建設《實施方案》明確的任務,新的一年在組織實施好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科技獎勵評審等工作的同時,重點圍繞新能源、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現代煤化工和節能環保新技術五大領域,抓好創新戰略實施和創新平臺建設,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戰略性、標志性和引領性的制高點技術,重點推廣一批有產業化前景、對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有重大影響的創新成果和技術,形成行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為了密切產學研用的溝通和聯系,擬于2017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重點高校與重點企業的科技創新交流會,以暢通產學研用的對接渠道,提高科技創新的針對性和時效性,使石化行業的創新資源發揮更大和更高效的作用。繼續組織好管理創新獎的申報和評審,配合工信部認真組織好第三批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推薦與示范。
四是再發力“一帶一路”,提升行業走出去和對外開放水平。貿易保護主義升溫是擺在石化行業面前的一個重大挑戰,石化行業每年的貿易訴訟一直居各行業前列。石化行業要緊緊抓住“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全面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加強與國際石化組織的合作與交流,加強與國際跨國公司的交流與溝通,繼續全力辦好國際石化大會、亞洲煉油與科技大會、國際化工展等國際石化界知名度和認可度都很高的大型會議展覽,充分利用好“中國石化行業國際產能合作戰略聯盟”平臺,進一步加大國際產能合作的力度。在企業“走出去”與國際產能合作方面,逐步形成資源合作類企業群體、產能合作類企業群體、貿易合作類企業群體、生產服務類合作群體等不同類型的、具有自身特點的企業群體。就國際產能合作,將對接政府部門,對接所在國使領館,對接國際國內企業、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等單位,幫助企業解決在“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各方面難題,并將編輯發行權威性的行業投資報告,強化人才與業務培訓等。
五是再發力基礎能力建設,提升行業預警能力和經濟運行質量。2017年,中國石油和化工聯合會將繼續做好石化產業產能預警報告、石化產品國際貿易預警分析報告及核查與應訴、中國石化大宗產品年度報告以及石化行業經濟運行數據快報和監測報告等行業基礎性、綜合性報告,及時組織并開好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為全行業經濟運行提供及時性、權威性的第一手數據資料。在油氣數據平臺試運行的基礎上,加快建成化工行業大數據信息系統并盡快投入運行,在景氣指數發布、行業分析預測水平上狠下功夫,進一步強化從事經濟運行人員的業務水平與能力建設,完善行業統計監測體系和運行監測與信息系統,發揮數據平臺對數據的分析、挖掘、分類匯總等功能,進一步強化與政府部門、會員單位和企業的聯系,提高預測預警能力,進一步提升行業的運行質量和效益。()中國工業報記者孟凡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