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口鉀肥價格談判僵持不下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何曉曦    時間:2017-06-20





      從3月份開始,2017年度大合同的談判拉開了帷幕,但直到現在仍未有最終簽訂的消息傳出。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杰表示,據最新消息,大合同只差“臨門一腳”,但在價格方面國內談判小組與國際供應商始終未能達成共識,故而雙方仍在商談中。


      2016年以來,國內鉀肥生產量不斷增加,在價格持續下滑的情況下,大合同談判相對困難。2016年在庫存量持續較大,國內國際價格雙雙下滑的利空下,大合同亦是經過了長達半年之久的談判,最終定下了新的價格。


      張杰表示,簡單來說,今年大合同遲遲未能敲定,就在于國際鉀肥的漲幅上,國際供應商認為中國大合同價格應該有明顯的漲幅,甚至有傳言稱國際供應商預期漲幅在30美元/噸,且與印度以及東南亞等其他地區的價格相對比,認為中國價格有上升的空間。然而中國在利潤下滑、國產鉀供應充足的多方考慮下,并不認為30美元的幅度是在合理范圍內。有消息稱,國內談判小組可接受的大合同漲幅僅在10~15美元。


      然而大合同尚未最終敲定,國內進口鉀的價格已經有所調漲,近期港口進口鉀價格小幅攀升,據稱貨源緊張,且大合同可能上調,62%白鉀最新報價已經達到2000~2020元/噸。但如果大合同漲幅與國內可接受價位,那基本與國內目前市場價格持平,所以從大合同成本面看,難有繼續上漲的利好支撐。


      張杰表示,無論國內對于大合同的傳言如何,大合同仍未正式簽訂,一切尚是未知數。國內化肥市場整體態勢不佳,夏季過后,下游工廠成品庫存較大,對原料的采購需求仍舊有限。加之國產鉀肥價格持續處于相對低位,因此市場暫無較大利好支撐價格大幅上行。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青海產鉀肥滿足中國半數需求

      “目前中國鉀肥年需求量約1200萬噸,利用青海鹽湖鉀資源生產的鉀肥年產量約600萬噸,滿足中國鉀肥市場約50%的需求。”在20日西寧舉行的青海創新驅動發展論壇上,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副所長吳志堅作如上表述。
      2017-06-21
    • 鉀肥行業謀劃“內外雙修”

      自給率上升的同時加快供給側改革,關注鉀肥大合同價格的同時提升中國產業影響力。這是7月12~14日在青島舉行的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鉀鹽鉀肥行業分會第四次會員大會暨2017鉀鹽鉀肥產業技術交流大會上,專家代表針對行業發展提出...
      2017-07-18
    • 十年間稅率上升數倍 鉀肥企業呼吁調降資源稅

      肥料供給側改革調研組日前走進青海鹽湖工業股份公司。該公司高層反映,鉀肥企業的資源稅稅率近十年間上升了數倍,企業不堪重負。
      2017-08-09
    • 鉀肥市場價格緩慢調漲 后期仍有上行可能

      近期,國內化肥市場可謂是熱氣騰騰,氮肥、磷肥價格漲勢迅猛,在原料的帶動下,復合肥亦紛紛調漲價格。但鉀肥方面反倒是相對平淡,據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杰觀察,國慶假期后,鉀肥價格仿佛也有調漲之勢。
      2017-10-30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