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甲醇市場整體呈現震蕩下行走勢。其間,國際原油波動、資金政策等宏觀因素,以及國內外甲醇裝置變化、烯烴企業外采波動、環保檢查等基本面因素共同作用于市場,加大市場波動空間。以山東地區甲醇價格為例,從年初的2800元(噸價,下同),跌至目前的2170元。
“在上游原油和煤炭的成本強勢支撐下, 甲醇的階段性底部有望形成。加之市場供應下降、下游需求向好等利好因素, 預計下半年甲醇市場以震蕩上行為主。”撫順石化公司經濟分析師劉自強等業內人士作出如上判斷。
成本重心上移
近期, 受終端消費需求回暖的帶動, 原油和煤炭的價格都觸底反彈, 這對甲醇的成本形成了強勁的支撐。
據劉自強介紹, 當前已經進入成品油的消費旺季, 商業原油庫存開始進入下降周期, 原油價格形成反彈。 原油企穩對于化工品的市場氛圍也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因此,三季度甲醇成本重心有望上移。
從國內來看, 甲醇生產企業的80%以上是以煤炭作為原材料。在供給側改革影響下,煤炭供應量有所降低。而且盛夏來臨,電力需求進入高峰, 對于火電的需求也隨之上升, 煤炭市場需求旺盛,煤價不斷上漲。 此外,受環保管控嚴格因素影響, 山西產煤地開工率受到限制,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煤炭供應。 因為擔心煤價飆漲,部分電企旺季囤煤,這些因素都推漲了煤價。 內蒙古在“煤管票”措施下,多個大型礦井停產,煤炭供應偏緊,煤價幾乎一天一漲。3天之內,內蒙古原煤價格上漲30元, 粉煤價格上漲20元,塊煤價格上漲50元。 由于煤炭價格走高, 國內煤制甲醇的成本得到強勁的支撐。后期來看,煤炭的需求有望延續, 甲醇的成本重心將會上移。
市場供應下降
“今年上半年, 甲醇通過持續去庫存,效果開始顯現。 而且甲醇價格一路走低,進口甲醇的利潤空間逐漸縮小,進口量也出現減少趨勢。
”遼寧某甲醇經銷商郎毅認為,下半年甲醇供應量相對減少對甲醇市場也形成一定利好。
據郎毅分析,上半年,過高的港口庫存是壓制甲醇價格的重要原因。
但隨著去庫存持續深入, 目前的甲醇港口庫存已經處于正常水平。 截至7月7日,華東、 華南兩地的甲醇港口庫存為45.8萬噸, 較3月初的高點下降21.45 萬噸, 下降31.90%,已經處于平均值之下。
其中, 華東地區的甲醇港口庫存為35.2萬噸, 較3月初的高點下降20萬噸,下降36.23%;華南地區的甲醇港口庫存為10.6萬噸, 較3月初的高點下降1.45萬噸, 下降12.03%。
另一方面, 自4月以來,國外部分甲醇裝置開始檢修,港口到貨數量有限, 港口貨源預期減少。而且,由于國內甲醇價格持續低迷, 進口甲醇的利潤空間不斷縮小。 截至7月11日, 進口甲醇折合人民幣的價格為2475元, 華東地區甲醇現貨價格為2485元, 進口甲醇貼水華東地區現貨甲醇10元,價差基本上彌合。 利潤微薄勢必影響下一階段的甲醇進口量,在外采減少的趨勢下, 市場供應量勢必隨之減少, 對甲醇價格提到提振作用。
下游需求趨旺
下半年, 甲醇的主要下游烯烴產業進入消費旺季, 而且部分新增煤制烯烴裝置投產, 加之某些傳統下游也進入備貨周期,對甲醇需求量有所增加。
目前烯烴需求已成為甲醇下游需求占比最大的領域。 近期油價繼續走強, 產業鏈下游利潤出現明顯的好轉, 導致烯烴價格大幅上漲。而且,下半年烯烴進入消費旺季, 整體的利潤水平有望上升, 生產企業的開工負荷也將隨之上升。在此基礎上,有部分新增煤制烯烴裝置投產, 對甲醇需求增加。 如中天合創鄂爾多斯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于7月8日全面投產, 可年產137萬噸聚烯烴產品。而且,神華寧煤寧夏的甲醇裝置停產, 但是下游配套的烯烴裝置通過外采甲醇的方式正常運行, 這對于市場也存在一定的提振作用。
在此基礎上,隨著夏季來臨,甲醇多個傳統下游行業逐漸回暖,開始進入備貨周期,帶動甲醇市場需求提升。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