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苯酚市場并沒有如業者期望那樣出現攀高行情,而是承接去年底的跌勢,遭遇“開門黑”,1月份以來跌幅高達14.3%。
分析后市,業內人士認為,雖廠家挺價意愿強烈,但終端需求萎靡,市場低迷行情春節前難有改觀。
產銷壓力正積累
據瑞陽化工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春明介紹,苯酚市場一開年就遭遇頹勢。以華東市場為例,1月價格從10500~10500元(噸價,下同)跌至8900~9000元附近。2月份,市場依然難見好轉,跌幅收窄至100元以內。
王春明表示,此次價格持續走跌,一個重要原因是去年下半年市場拉漲過快,導致苯酚與純苯之間價差拉大,國內酚酮企業盈利豐厚,裝置整體開工負荷提高,讓市場產銷壓力逐步積累。
因終端需求不振,成本重壓傳遞受阻,工廠出貨速度滯緩,庫存壓力增加,廠家多采取讓利銷售策略。此外,港口庫存量也一直維持在2萬噸以上高位,對國內市場帶來利空影響。
隨著市場一路走跌,為避免銷售及庫存壓力過大,苯酚生產廠家紛紛調整開工負荷,行業開工率由前期的80%以上降至目前的72%左右。當前,山東利華益降負至8成左右;燕山石化裝置降負至9成生產;中沙天津裝置開工率8成左右;惠州忠信裝置1月31日停車檢修。
成本支撐難走強
吉林寶源化工貿易有限公司經理張旭表示,進入1月,純苯市場滯漲整理。隨著交割期來臨,下游備貨也接近尾聲。今年春節前,下游備貨情緒對純苯市場的提振有限。目前,國內純苯市場供應量變化不大。石油苯開工依舊穩定,地煉產品投放市場繼續延遲;加氫苯方面,開工依舊向穩,春節期間恐有裝置檢修。
“2月5日,中石化意外下調純苯掛牌價,說明商談分歧依然存在,但市場暫無較大利空。市場人士認為,后期國內純苯市場弱勢盤整居多,雖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但對苯酚的支撐難以走強。”王春明說。
再看另一原料丙烯。張旭表示,當前國際原油外盤價格居高,暫可支撐丙烯價格高位,且下游工廠積極備貨補貨,生產企業出貨順暢,庫存較低,易于控盤推漲。不過隨著春節腳步臨近,下游備貨告一段落,且運輸將受限制,丙烯生產企業出貨力度將放緩,支撐價格連續上漲的因素將減弱。
下游需求偏弱勢
王春明認為,按照往年經驗,為了迎接春節,下游工廠多提前停車放假,苯酚需求面逐漸萎縮,供需壓力更為凸顯。
雙酚A盈利空間尚存,但隨著傳統節日臨近,部分終端工廠提前放假,對原料多隨需隨補,主動意向不足。反饋至上游產品,工廠及貿易商出貨承壓,不得已讓利銷售。由于雙酚A市場目前弱勢,對苯酚的托舉顯得無力。
再看另一下游酚醛樹脂,整體運行負荷不高,同樣也面臨春節需求逐漸萎縮的困境。伴隨需求走弱,市場人士操作積極性不足,新單接單狀況不佳,低價報盤增多,交投重心走低。預計短期內酚醛樹脂市場仍將弱勢整理運行。
張旭表示,業內本來寄希望于福建申遠40萬噸/年苯酚制己內酰胺裝置的啟動,能給苯酚下游需求帶來支撐。但該裝置自1月10日停車檢修后尚未重啟,原計劃停車10天,但目前有消息傳出,裝置開車時間延遲至春節后,因此難以提振節前的苯酚市場。
綜上所述,苯酚廠家雖減產挺價,但需求難以提振,市場“開門黑”難以終結。雖年后福建申遠苯酚制己內酰胺裝置啟動,但原定去年底投產的中海油惠州35萬噸/年酚酮裝置投產日期推遲至今年一季度,這也是今年國內計劃投產的最后一套酚酮裝置。由此不難看出,2018年苯酚市場依然面臨嚴峻形勢。(記者 趙淑玲)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