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構建“三化合一”高效循環鏈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5-02





    循環化工園區  石家莊 河北
    圖為調研組在河北石化協會會長張立軍、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總工程師王保華、東華金龍總經理蘇更須等人陪同下,對區內企業進行實地走訪。(趙晨光攝)
     
      “我們構建起以石油化工為主、石油化工與煤化工有機結合、氯堿化工作為補充的“三化合一”的循環經濟產業鏈。2017年全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4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實現1020億元,財政收入100億元。”4月12日,石油和化工園區可持續發展中國行調研組走進河北石家莊循環化工園區,石家莊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化工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高新城這樣自豪地告訴調研組。
     
      作為河北省首批省級工業聚集區和循環經濟示范園區,石家莊循環化工園轄區面積56.52平方千米,引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60個,累計完成投資632億元。園區是石家莊市新型城鎮化建設“5+4”試點之一,也是河北省實施工業強省戰略十大新型工業化基地之一,被評為省級中小企業產業示范集群。
     
      形成閉環產業鏈
     
      “園區不是石化產業簡單的入區聚集,而是依照‘三化合一’循環經濟產業鏈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使項目空間布局上相互照應,實現上下銜接、循環利用。”高新城介紹道,園內石煉化、晉煤金石、石焦化工、八維化工、東華化工、旭隆化工等企業,僅“一墻之隔”,互供的物料、氣體、蒸汽等通過管線近距離輸送至相關裝置,極大降低流通成本,減少環保安全風險,切實實現減量化、再利用的循環經濟理念。
     
      “千萬噸煉油項目為‘三化合一’基礎,生產成品油及各類化工產品。石煉化煉油項目產出的芳烴產品作為生產環己酮、己內酰胺、苯酐的原料,可進一步發展園區尼龍產業,還可與煤化工結合發展PTA、PET等化工新材料。”園區研究院副院長劉彥介紹說,“在這個產業鏈上,煉油項目的芳烴全部在園區內得到利用,為充分利用煉油項目產出的輕烴資源,園區還謀劃了輕烴綜合利用項目。”
     
      同樣,合成氨多聯產項目作為化工園區產業鏈上煤化工的龍頭項目,其產品供給園區內氨基乙酸、己內酰胺等項目做原料。氯堿項目作為產業鏈條上的有益補充,其生產的氯氣也成為園區內生產醫藥中間體及新型農藥的原料。在這個循環互供的產品鏈上,煉油項目需要的氫氣、甲醇、燒堿等原料都能在園區內得到解決,己內酰胺項目所需的苯、環己酮、雙氧水、液氨、氫氣、硫酸,也都由園區內部提供。
     
      構建生態循環體系
     
      調研組一行實地走訪了區內東華金龍化工公司和河北八維化工公司,對園區入駐企業的生產運行和廠區配套等生態循壞體系情況進行調研。
     
      “園區循環經濟依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通過產品和能量、水等梯級利用,形成以物質集成、集約利用為基礎的高技術含量化工生態循環體系。園區還集中建設公用氣體島,為區內企業集中供應各種工業氣體,使得區內項目原料、產品上下銜接,就地消化。”園區總工程師王保華邊走邊向調研組介紹道。
     
      記者了解到,在配套方面,為方便企業間互供物料輸送,園區搭建了2500米的封閉公共管廊,避免了長途運輸中的能源消耗和物料的排放泄漏,節約企業成本,環保性安全性大大增強;并建有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大型污水處理廠,統一污水處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引入10萬噸/年超臨界危險固廢處理處置中心,集中處理區內固體危廢等;同時,園區還實行集中供熱,集約利用熱能,對不同等級的蒸汽進行合理配置、梯級利用。
     
      此外,園區內實現公用輔助設施共享,最大限度減少土地、能源的浪費,實現土地集約。如化工園區共架火炬是將石煉化、晉煤金石、河北石焦三個企業的6個火炬頭集中架設在一個火炬架上,避免了各企業獨自建設火炬系統所帶來的占地浪費,節約土地200多畝,在國內尚屬先例。
     
      打造循環產業新格局
     
      “我們對入園項目要求嚴格,按照循環經濟產業鏈規劃選擇項目,項目工藝技術必須先進、成熟,環境友好。”高新城說。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園區還引進了總占地2500畝的東創恒生科技產業園項目,打造石家莊市區東部創新創業新平臺。
     
      經過幾年建設,園區核心產業區現已入駐中石化石家莊煉化分公司、晉煤集團金石化工投資集團、東華金龍化工有限公司、白龍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八維化工有限公司等大型工業企業29家。引入總投資80億元的800萬噸煉油擴能、總投資39.6億元的60萬噸合成氨多聯產等億元以上工業項目60個。園區已形成了800萬噸煉油、60萬噸合成氨、20萬噸己內酰胺、50萬噸硫酸、10萬噸離子膜燒堿、10萬噸苯酐、7.5萬噸氨基乙酸的生產能力。
     
      “目前,石油化工、煤化工、氯堿化工產業在園區已實現了有機融合,進一步優化延伸產業鏈是園區今后的重點發展方向。”高新城表示,在“三化合一”基礎上,將延伸升級產業鏈,重點發展丙烯下游產品深加工、尼龍化工產業和化工新型材料產業等三大特色產業,作為產業鏈的補充與延伸,促進化工園區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形成多種產業類型相融合的具有循環經濟理念的產業網絡。
     
      在未來,園區將繼續按照“綠色、循環、環保、安全、奉獻”的理念,全力推進核心產業區建設發展、提質升級,以精細化工和化工新型材料為關鍵,推動石化產業升級發展打造國內領先的現代園區。(趙晨光)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業示范項目投產成功

      從中科院獲悉:采用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自主技術的全球首套煤基乙醇工業化項目——陜西延長石油集團10萬噸 年合成氣制乙醇工業示范項目,一次投產成功。
      2017-03-21
    • 中國石化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王玉普16日在北京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董事長薩烏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討在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王國兩地分別開展項目合作的機遇,旨在共同推進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沙特“2030愿景”。
      2017-03-21
    • 中國首個電子束輻照處理工業廢水工程運行

      總部位于深圳的中國廣核集團15日通報表示,經國際原子能機構認可,中國首個電子束輻照處理工業規模印染廢水示范工程在浙江金華正式啟動運行,標志著我國電子加速器應用進入到一個全新的領域。
      2017-03-21
    • 我國科學家利用化學物質合成完整活性染色體

      我國科學家利用化學物質合成了4條人工設計的釀酒酵母染色體,標志著人類向“再造生命”又邁進一大步。研究結果10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科學》發表,我國也成為繼美國之后第二個具備真核基因組設計與構建能力...
      2017-03-21

    熱點視頻

    中國報業協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在京西賓館隆重召開 中國報業協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在京西賓館隆重召開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