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版《環保法》、新版《農藥管理條例》等政策對行情的彈性邊際效應正在減弱,農藥整體市場沖高回落。不過,隨著環保組合拳力度持續加大,不達標的農藥企業面臨關停,對價格形成有力支撐,仿佛無形中給回調中的農藥市場踩了一腳急剎車。
近期,國內農藥市場在多方博弈下,行情走勢分化。
交投差強人意
今年以來,農藥市場旺季不旺。尤其是春耕備耕和上海CAC對市場的刺激力度不如往年,交投差強人意,行情在觀望氛圍中緩慢下探。
利爾化學市場研究部經理李宏認為,目前農藥市場比較弱勢,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前期原藥價格偏高,下游產生抵觸情緒;二是去年下游制劑企業及貿易商低價備貨充足,隨著市場不斷推漲,渠道貨源獲利可觀,紛紛拋貨變現,但下游需求跟進不足,價格高位回調;三是受低溫凍害影響,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春耕啟動晚,市場需求有減弱和滯后;四是外貿訂單跟進未能放量,外商對國內市場難有把握,下單節奏放緩。因此,內外貿利空因素集中,對原藥市場拖累較大。
多空正在博弈
今年是《新環保法》、新版《農藥管理條例》等政策持續貫徹之年。從目前來看,農藥市場已消化政策對行情的影響。但今年以來,非法排污事件頻發,加快了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的進程,農藥作為高污染行業將成為監管重點,小企業環保成本陡增,大量農藥和中間體小企業面臨關停。
安徽中農縱橫農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研究員張波表示,農藥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去產能,加之環保力度持續加大,不達標的企業產能有望退出,農藥產業集中度有望繼續上升。在農藥整體行業回調路途中,政策預期仿佛無形中給價格回調中的農藥市場來一腳急剎車。
市場行情分化
目前,農藥市場漲少跌多。從安徽中農縱橫農化信息咨詢有限公司監測的96種大宗原藥來看,82種價格回落,僅8種上漲。
從大類看,除草劑普遍回落。如草甘膦價格從高位的2.85萬元/噸回調至目前的2.4萬元/噸,下降15.8%。目前,國內個別大型生產企業開工受限,行情下調步伐放緩。加之甘氨酸價格穩中偏強,黃磷弱勢平穩,草甘膦利潤空間存在,預計短期市場保持橫盤整理。
殺蟲劑行情回落。如毒死蜱原藥市場延續弱勢,主流價格4.7萬~4.75萬元/噸。目前貨源相對充足,即使中間體貨源緊張,也難以提振市場。此外,吡蟲啉、啶蟲脒原藥以及阿維精粉、甲維鹽市場都弱勢運行,交投寡淡。
殺菌劑行情嚴重分化。代森錳鋅、多菌靈原藥市場延續弱勢盤整,下游需求清淡,廠商新單交投緩慢;苯醚甲環唑、丙環唑原藥市場延續疲軟,部分貨源供應前期訂單,整體行情清淡;嘧菌原藥市場弱勢難改,但目前廠家生產98%含量為主,低含量貨源供應有限,實單可談。不過殺菌劑市場也有貨緊價揚的產品,如咪鮮胺。近期輝豐股份環保問題被曝光,其6800噸/年(占行業總產能的50%)的咪鮮胺產能受限,貨源供應緊張,目前價格上揚至11.5萬元/噸,較去年同期上漲超過1倍。目前咪鮮胺廠家正常開工的較少,庫存保持低位,加上今年有水稻紋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和柑橘炭疽病防治的壓力,預計價格將會進一步沖高。(楊益軍)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