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種套路讓你看清化肥市場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7-06





      2018年已經過半,但是很多經銷商都反映,今年上半年化肥市場異常混亂,正規廠家的化肥銷量只有往年的1/3,不正規小廠對市場的沖擊很大。市場上的肥種繁雜、價格混亂,真肥賣不上價,假肥監管難度又大。為什么會有這種亂象呢?日前,筆者親臨農資銷售一線,挖掘出了不少制假套路。
     
      套路一:偷含量
     
      化肥制假售假、欺騙農民的手法多種多樣,最突出的就是“偷含量”。吉林省柳河縣偉業農業生產資料有限責任公司的張偉告訴筆者:“部分廠家執行的是企業標準,遠低于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且名稱也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
     
      套路二:偷換概念,虛標成分
     
      標識是肥料的身份證,也是說明書。一些化肥包裝袋上標注“總有效成分”和“元素含量”等,但這種標識是不規范的。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美邦農資經營部的楊振民說:“很多小的批發商會銷售標識為28-6-6的玉米肥,正規廠家標識的成分是氮磷鉀,而低價小廠肥料含量則是28個氮,剩余的兩個6分別是鎂、硫或黃腐酸等不值錢的成分。但是農民對化肥成分了解不多,他們只看數字,不看化學標識,認為含量高就是好肥料,含量低就是不好的肥料。不良廠家就是抓住了農民這種購肥心理,故意混淆有效含量和總養分的概念。”
     
      套路三:以次充好
     
      當前市場上用劣質肥冒充正規肥料的現象也很多。遼寧省彰武縣匯豐農化銷售中心的曹友明反映:“當前東北地區市場上用劣質肥冒充正規肥料的現象很多,如用一種高氮型摻混肥料來冒充高氮長效肥料。然而,高氮摻混肥料是用普通大顆粒尿素為原料,造價比較低,而高氮長效型肥料造價相對較高。”套路四:忽悠團
     
      忽悠團打著團購、廠家直銷等口號進行宣傳,在銷售化肥的過程中故意誤導農民。安徽省宿州市蕭縣美農作物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翟傳記反映:“忽悠團抓住農民愛占小便宜的心理,以次充好,通過贈送小禮品的形式銷售。他們經常夸大肥料的效果,還聲稱施用這種含量的肥料,后期不需要打藥。農民意識到受騙后,卻早已不見忽悠團的身影,只能吃啞巴虧。”(董玲)
     
      轉自:農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家化肥減量增效科技創新聯盟成立

      國家化肥減量增效科技創新聯盟成立于2017年3月20日,由國家農業部指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國內22家涉農科研和經營單位組建,在京成立。該聯盟旨在整合行業資源,全面推進減肥增效工作。
      2017-04-13
    • 化肥價格略有下行

      4月10日,由中國農資流通協會發布的尿素批發價格指數(CNPI)為1676 24點,環比下跌2 56點,跌幅為0 15%;同比上漲180 13點,漲幅為12 04%。
      2017-04-14
    • 化肥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迫在眉睫

      化肥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迫在眉睫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化肥生產國和消費國。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氮肥全行業虧損222 8億元,較2015年增虧193 9億元,行業虧損面50 7%。
      2017-06-12
    • 5月化肥出口增進口降

      5月化肥出口增進口降

      據國家海關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5月份我國共出口化肥214萬噸, 比去年同期增長4 4%;1~5月累計出口化肥872萬噸,同比下降10 7%。進口方面,5月份我國共進口化肥32萬噸,同比下降38 5%;1~5月累計進口446萬噸,同比增長17 4%。
      2017-06-29

    熱點視頻

    生死不離,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生死不離,生生不息——汶川,十年!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