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內純苯市場經歷了一輪雙漲雙落的倒“W”行情,高價7300元(噸價,下同),低價6000元左右,最大振幅18%。截至6月30日,國內純苯主流成交價6150元,較年初下跌11.5%,呈現與國際原油價格的背離行情。
河南石油和化工網市場分析師張愛平分析說,造成純苯此輪行情的主要原因,是各地環保督察對產業鏈下游需求的制約明顯。后期來看,港口庫存持續高企、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但需求和下游將有利好,下半年純苯走勢有望保持平穩。
需求有望恢復
“當前環保督察‘回頭看’持續,上下游產需現狀、天氣、企業檢修等因素仍將繼續影響純苯下游需求。到四季度,環保督察或告一段落,下游需求有望平穩恢復。特別是硝基氯苯、苯胺、順酐等下游企業需求將會有明顯增長,純苯市場將獲得支撐。”資深經銷商閆少奇分析說。
石家莊澤昌化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戰朝表示,今年環保督察比往年更加深入,原來波及的是小型化工企業,現在已影響到大宗化工產業鏈的諸多企業。如近期山東、江蘇等地不少苯胺、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企業停產、限產。加之部分企業被要求限期搬遷,對純苯的需求量下降。但由于苯乙烯、苯酚等大宗下游產品市場有支撐,純苯市場不會大幅走低,預計平穩將是下半年市場的主流走勢。
下游仍在盈利
河南石油和化工網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純苯下游大部分產品仍處于盈利狀態,個別產品甚至利潤空間大增。如果環保“一刀切”能得到改善,下半年純苯市場仍有利好。
業內人士還表示,6月份石油苯裝置開工率環比提高3.5%,且7月份仍處于增長趨勢。根據當前供需現狀,純苯市場短期窄幅整理為主,四季度隨著苯乙烯等大宗產品裝置恢復開工,市場或將平穩回升。
另外,當前國際純苯市場價格仍然高于國內,對國內純苯市場也形成支撐。
貿易摩擦影響進口
不過,貿易摩擦仍將帶來負面影響。
中國化工報記者從港口進出口商處了解到,年初以來,在國內純苯消費量下降的背景下,進口量仍處于高位,導致港口純苯庫存量持續攀升,由1月份的13.8萬噸左右升至6月份的接近24萬噸,增幅72%。
“下半年來看,隨著環保督察持續深入,長江沿線化工企業搬遷將陸續進入實質性階段,因此港口庫存量下降緩慢,抑制國內純苯價格回升。另外,中美貿易摩擦波及大宗化工產品,產生的次生影響下半年會充分顯現。如美國對外關稅提高會限制亞洲純苯向美國出口,進而低價流向中國,壓制國內市場價格。”李戰朝表示。(記者 劉永明)
來源: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