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中報披露趨近尾聲,煤化工板塊業績亮眼,創下近5年同期最好水平。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48只煤化工概念股上半年合計凈利潤為234.4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3.79億元,同比增長66.68%。煤化工企業平均凈利潤為4.88億元,而前4年數據分別為1.72億元、1.32億元、1.07億元和2.93億元。
在統計的48只煤化工概念股中,有42家凈利潤為正,占比87.5%。其中,凈利潤超10億元的有6家,包括兗州煤業、中煤能源、魯西化工、華魯恒升、大唐發電和中國化學,凈利潤分別為43.41億元、27.56億元、17.20億元、16.8億元、13.63億元和10.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89%、16.96%、5.51%、5.45%、10.80%和8.47%。此外,圣濟堂和山西焦化2家煤化工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40倍,分別為1.28億元和8.23億元。
深圳正圓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廖茂林表示,國際油價保持高位和國內多種化工產品價格上漲,是煤化工企業利潤大增的主要原因。
石油路線是煤化工產業鏈的主要競爭者之一,今年以來,國際油價持續攀升,上半年平均價格65美元/桶,高出預期10美元/桶,而國內大型煤化工企業大多擁有穩定的煤炭來源,原料煤價相對平穩。與此同時,下游甲醇等化工產品價格大幅增長,擴大了煤化工企業的利潤空間。
居煤化工板塊利潤榜首的兗州煤業中報顯示,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3.4億元,同比增長34.09%。其旗下的榆林能化和鄂爾多斯能化甲醇業務銷售收入分別同比增長39.05%和18.29%。華魯恒升證券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8.42%,凈利潤增長209%,原因是產品價格上漲,產銷量穩中有升。
根據山西焦化公司中報,該公司業績暴增4038.96%,一個重要原因是年初完成了中煤華晉的資產重組交割。魯西化工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其利潤大增主要緣于企業對國家安全環保政策的落實,園區化、集約化、智能化優勢進一步體現。該公司上半年營收增逾45%;凈利潤17億元,同比增212%。
平安證券分析師陳建文認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煤制油、煤制氣、煤制烯烴等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取得成功,工藝整體達到世界領先或先進水平,是企業取得高效益的重要基礎。在60美元/桶以上的國際油價下,我國煤化工項目盈利能力會顯著改善。(記者羅阿華)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