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的大慶油田和遼河油田經過多年連續穩產高產后,近年來進入了開采壽命的中后期,原油產量逐年遞減。在資源愈加珍貴的情況下,煉化企業如何深度挖掘資源潛力、拓展資源渠道,已成為東北老牌煉企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撫順石化采取了以市場為導向的準則,充分發揮煉化一體化整體優勢,努力實現從原油加工到目的產品全過程優化。
撫順石化實施“日核算、周測算、月分析,實時優化、快速決策”經營預警機制,公司計劃處根據市場變化,每周對各生產流程進行效益測算,確定最佳生產方案;全公司1003個班組按照既定最佳效益路線生產,每日對產品效益、成本消耗指標進行核算;財務處每月進行生產經營狀態分析,按市場情況及時調整下一個周期的最佳效益路線,使企業始終保持效益最大化。今年以來,該公司持續對低凝柴油、航煤、丙烯腈、丁二烯、烷基苯等20余個生產流程進行效益跟蹤測算、預警,確保每噸原油實現最大效益。
撫順石化的經驗在于使每噸原油產生最大效益,而同為老工業基地骨干企業的吉林石化則是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來做文章。
數據顯示,吉林石化公司8月份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0億元,煉化業務盈利4.3億元,效益排名繼續位居中國石油煉化板塊前列,34種主要產品全部盈利,丙烯腈等產品繼續保持了較高的盈利水平。前8個月,吉林石化煉化業務累計盈利23億元,原油加工量、乙烯產量創今年以來最好水平。良好的業績背后,與吉林石化公司深挖資源潛力、加大生產經營優化分不開。
吉林石化瞄準市場,將優化工作的重點向工廠、裝置內部縱深推進,全力降低成本、提升質量、優化結構,通過提高產品附加值不斷增強競爭能力。吉林石化公司煉油廠增加俄油摻煉比例、精細油品調和,增產高標號汽油及低凝點柴油等高附加值產品,煉油高效產品比例達到55%,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兩套乙烯裝置開展增投化工輕油攻關,同比增加2萬噸,增幅8%,既緩解了成品油出廠的壓力,又降低了乙烯原料成本,增效3200萬元。
“為確保高效裝置丙烯腈和ABS產品檢修期間的增產增銷,丙烯腈廠、物流、物采、龍山化工廠緊密銜接,我們通過外購丙烯、液氨、苯乙烯,分別增產丙烯腈和ABS產量1萬噸和3000噸,增效8000萬元。”吉林石化公司計劃處處長李強介紹。
在剛剛結束的第五屆新材料博覽會上,大慶煉化公司展示的新材料產品博得了嘉賓和參展商的關注。大慶煉化聚丙烯生產能力60萬噸/年,相繼開發了32個牌號的產品,自主開發的聚丙烯管材料PA14D、PPB4228、PA14D-2等高附加值產品,成為企業提高化工業務盈利能力的拳頭產品。
截至8月末,大慶煉化公司聚丙烯廠今年累計生產聚丙烯產品30.28萬噸,綜合能耗132.44千克標油/噸,優于計劃值。
為保持產品質量穩定,大慶煉化技術人員從原料管理入手,對原料丙烯、乙烯、氫氣質量管理和裝置內原料精制系統運行細化管理。8月份,公司落實各項責任考核共計1120項,進一步提升干部員工整改責任意識。
在裝置挖潛增效中,該廠從生產實際出發尋找降低裝置能耗的具體辦法和措施,不斷優化生產工藝,做好循環水和疏水器的排查、修理和更換工作,降低蒸汽用量;不斷加大二套聚丙烯裝置國產催化劑攻關力度,通過對國產催化劑和進口催化劑各項參數進行仔細對比,反復推敲制訂了周密的試用方案,并對試用中的難點、風險和可能發生的異常波動進行分析,從催化劑配置到各項參數調整,嚴格執行方案,國產催化劑摻混比例提升了15%。目前,公司技術人員正與廠家積極溝通,提升催化劑強度和活性,向催化劑完全國產的目標努力,使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最大的效益。(李冬鈴 趙淑玲 趙鳳莉)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