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改風暴下化工行業遇轉型期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7-15





      如東縣洋口港經濟開發區,年產值超5億元的化工廠江蘇昌九農科已經暫時停產。公司不久前接到江蘇省如東縣應急管理局、如東洋口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的通知,公司需暫停生產,以便對有關安全隱患進行治理。昌九農科是上市公司ST昌九的子公司,擁有5萬噸/年丙烯酰胺生產線。這次停產整改后,還需要安全生產監管部門審核同意才能復產。

      Wind數據顯示,A股的化工類上市企業共有337家。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9年3月-6月,已有ST昌九、豐山集團、南京化纖等近20家上市化工公司發布了停產公告。江蘇省化工專家趙華(化名)告訴記者,目前南通、鹽城等多地的化工集體停工整改,后續復產情況需要等待政府的集體驗收。截至6月底,江蘇省已經完成一整輪的化工企業安全檢查工作。在一些公司等待復產的背后,也有公司選擇遷移,有的上市公司已經在謀求重組。

      近20家上市化工企業涉及停工,多集中在江蘇

      6月27日,ST昌九稱,旗下江蘇昌九農科發現安全生產隱患,需停產以便新增自動切斷閥或聯鎖裝置。

      昌九農科坐落在江蘇如東洋口港經濟開發區,ST昌久的經營很大程度上依賴昌九農科。

      數據顯示,ST昌久在2017年度、2018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53億元、5.2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613萬元、801萬元。2018年度,昌九農科的營業收入為5.1億元,凈利潤為1764萬元。

      停產直接影響ST昌久的持續經營。ST昌九表示,公司目前尚無法采用分散策略降低停產停工風險。如果當地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批復復工時間超出公司預期,臨時停產對公司營業收入的負面影響將隨實際停產時間增長而同比增加,如公司長期仍未能獲得復工批復,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將面臨一定風險。

      6月28日,新京報記者致電ST昌九,電話未能接通。隨后聯系了昌九農科,對方稱,公司已經停產,需要整改的“新增自動切斷閥或聯鎖裝置”已經購買,并安裝完成,“像家里的水閥壞了,(重新)裝一下就好了”。

      ST昌九公告中稱,昌九農科力爭在6月30日前完成初步安裝調試工作,并計劃自公告披露之日起15日內完成前述安全裝置全部整改工作,在整改完成后正式向當地安全生產監管部門提交復產申請。

      昌九農科稱,公司已經提交驗收報告,還在等待相關部門的驗收。對于復產時間,其表示,在等待當地政府通知,“(可能要等到)整輪檢查結束了”。

      同在如東洋口化學工業園的上市公司贊宇科技早在5月就發公告稱,控股子公司南通凱塔化工科技已于4月9日起全面停產檢查整改。

      新京報記者發現,今年3月以來,至少有17家化工上市公司宣布公司或旗下公司涉及停產,且停產工廠大部分集中在江蘇一帶。這與化工上市公司的區域分布有關。Wind數據顯示,按照申萬行業分類,A股的化工類企業共有337家。其中江蘇省有61家,占比18.10%;浙江省有43家,占比12.76%;山東省36家,占比10.68%;廣東省34家,占比10.09%。

      在江蘇鹽城,上市公司豐山集團、輝豐農業,因所在園區的供熱公司安全檢修停止供熱,兩公司分別對原藥合成車間進行臨時停產,并利用停產開展安全生產檢查。此外,上市公司揚州晨化的全資子公司淮安晨化新材料有限公司自今年5月28日起開始停產。

      化工行業整改進行時,多地展開大核查

      江蘇多家上市公司或下屬公司停產的背后,是當地政府對化工行業的整治提升行動。

      贊宇科技就在公告中提到,停產整改,是落實江蘇省委辦公廳蘇辦(2019)96號文的要求。

      上述“蘇辦(2019)96號文”,是指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江蘇省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方案》的通知。通知顯示,為汲取響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別重大爆炸事故教訓,省委、省政府決定立即在全省開展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行動。

      文件下發后,江蘇省開始對規模以下企業進一步排查摸底,評估安全和環保風險,不達標的企業要在2020年底前全部關閉退出,達標的企業鼓勵進入化工園區(集中區)發展。

      事實上,早在響水事故之前,江蘇各級政府就對化工行業提出過檢查治理要求。2018年11月,江蘇蘇州、宿遷等地就已經開始了化工行業“四個一批”專項行動,即“關停一批、轉移一批、升級一批、重組一批”。

      一位隨地方政府前往各化工企業摸底排查的行業專家趙華告訴記者,響水爆炸以來,其跟隨有關部門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連續跑了上千家企業,對企業做安全核查。

      還有多家上市公司提到了江蘇省此次的整治行動,旗下公司配合政府檢查停工,也有公司在檢查中被發現有安全隱患。

      在江蘇新沂市,藍豐生化4月28接受了國家應急管理部危化品專項巡查,發現公司光氣泄露吸收破壞系統未實現自動化控制。4月30日,公司收到新沂市應急管理局下發的責令暫時停產決定書。除此之外,澳洋健康、浙江吉華位于江蘇的下屬公司也有配合檢查,相繼停產的情況。

      比鄰蘇北的山東省,也有企業受到影響。萬華化學此前公告,其在煙臺工業園的PDH裝置4月1日開始停車檢修;日科化學被納入安全生產失信聯合懲戒“黑名單”;因公安部門加強對溴素產品的管制,魯北化工也應政府要求,發布了相關經營數據公告。

      6月26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第一批化工重點監控點名單,重點監控今后新建、擴建化工項目,原則上只能在公布地址的生產廠區進行,其他生產廠區不得實施新建、擴建項目。

      4月13日,*ST天化發布公告,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寧夏和寧化學有限公司全部生產裝置于4月10日正常停車檢修,預計于5月10日完成檢修并恢復正常運行。

      在廣西柳州,響水事件后,應急管理部門到*ST柳化檢查安全生產工作,指出公司生產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自3月30日起,已對柳州本部(即柳州市區內)的相關生產系統作停產處理。

      在湖北武漢,鼎龍股份的武漢工廠5月25日接受了華南督察局及環保管理部門現場檢查,并經公司自查發現,公司有污水處理設施存在問題,遂自行停產實施整改。

      陣痛之后:有主動不復產,有的謀求重組

      化工行業整改風暴之下,有公司宣布復產。6月27日,停產近兩個月的雅本化學公告稱,南通雅本收到政府部門下發的恢復生產書面許可,同意其恢復生產。雅本化學稱,恢復生產后,公司將合理調配產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停產期間的經濟損失。

      2018年11月停產的利爾化學今年5月14日宣布,經廣安市安全生產監管局經開分局現場驗收后批復同意,廣安利爾年產1000噸丙炔氟草胺生產線及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恢復試生產。

      記者注意到,依然停產的公司中,大部分還在觀望政府的政策,也有公司開始選擇產業轉移或資產重組。

      澳洋健康控股子公司阜寧澳洋科技3月起就開始停產。6月25日,澳洋健康稱,目前阜寧澳洋已具備復產條件。但由于2018年下半年以來粘膠短纖市場環境持續低迷,目前已處于歷史較低水平,經阜寧澳洋測算,按目前粘膠短纖市場價格,阜寧澳洋一期、二期生產產品毛利率已為負,停產比恢復生產更具有經濟性。

      浙江吉華也公告,旗下公司江蘇吉華在安全環保、消防管理、工藝設備等方面已具備復產條件,但結合政府政策、市場環境及公司自身的實際情況,仍然選擇繼續停產。

      趙華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江蘇省很多公司都在等待政府整體驗收中,“政府的細則還沒有出來,所以現在沒有辦法驗收”。

      相比被動等待,有些公司開始產業轉移。6月26日,浙江萬盛股份公告稱,為響應政府城市規劃,公司提前對產能整合做布局,將萬盛科技產能逐步轉移至公司杜橋醫化園區,“截至2019年6月25日,萬盛科技已停止生產,產能已全部轉移至公司杜橋醫化園區。”

      值得注意的是,在化工行業整體大洗牌的背景下,也有上市公司為下屬化工企業謀求并購重組。

      上市公司中化國際開始整合旗下化工產業。公司2018年8月宣布,下屬公司揚農化工以現金方式轉讓公司持有的全資子公司中化作物保護品有限公司和沈陽中化農藥化工研發有限公司100%的股權,標的資產的交易價格確定9億元。

      還有一些化工上市公司的控股權已經發生變更。今年1月7日日科化學公告,控股股東趙東日與金湖投資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這將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

      2018年6月,利爾化學收到控股股東四川久遠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函顯示,實際控制人擬變更。2018年12月,江蘇省藍豐生化也宣布,收到公司控股股東蘇化集團等通知,蘇化集團、格林投資與中陜核工業集團及陜西金核共同約定的股權轉讓、表決權委托事項,藍豐生化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趙華本身就是某家上市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其認為,在目前的大環境下,一些上市的化工企業并不是很有重組兼并其他企業的優勢,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非上市化工企業,“現在都是希望被收走,希望國有的、央企的、國資背景的來收購,或者國外的大企業收購,國有的會比較規范、統一管理,比如中國化工、中化化工、中化進出口。”

      “原來都到化工,現在都想出去。”從業30多年的趙華對記者感慨道。(李云琦)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石油和化工創新平臺評估揭曉

      3月17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通報了2016年度石油和化工行業創新平臺評估結果。在12家參評的行業創新平臺中,石油和化工行業有機廢水吸附治理及其資源化重點實驗室(蘇州大學)、石油和化工行業復混肥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化工...
      2017-03-23
    • 美裁定中國產羥基乙叉二膦酸存在傾銷和補貼

      美國商務部21日宣布終裁結果,認定從中國進口的化工原料羥基乙叉二膦酸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
      2017-03-24
    • 石化行業綠色評價添權威標桿

      由工信部提出,工信部電子工業標準化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共同研制的《綠色工廠評價通則》國家標準已完成初稿,目前正在公開征求意見。
      2017-03-27
    • 烯烴產業鏈技術創新有經驗可循

      近日,2017中國國際烯烴及聚烯烴大會在寧波舉行。與會專家指出,作為國民經濟和生產生活中的重要原材料,烯烴和聚烯烴在石化產業鏈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2017-03-28

    熱點視頻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畢業證、身份證、營業執照、健康證……小廣告宣稱“只要你需要,就能辦到” 記者街頭探假證(來信調查)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