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經落下帷幕,丙烯腈市場表現不如往昔。尤其是下半年,雖然“金九銀十”價格有小幅上漲,但供需矛盾難以緩解,市場大幅跳水,與上半年高點相比,價格跌去大半。
筆者認為,隨著新增產能不斷釋放,丙烯腈市場供需矛盾將加大,行業難以復制往日輝煌。
供應面充裕。從2016年開始,丙烯腈行業從原來的產能過剩逐漸轉變為供應不足,市場價格也因此節節攀升。但隨著2018年山東海力13萬噸/年丙烯腈裝置投產,國內供需基本進入平衡狀態。2019年斯爾邦26萬噸/年裝置投產,導致丙烯腈供應處于偏寬松狀態。兩年時間,國內丙烯腈產能由2017年12月的206.9萬噸/年漲至目前的245.9萬噸/年,漲幅在18.84%。后期來看,浙江石化、中化泉州、衛星石化以及金能科、盛虹煉化均有新增和擴增產能計劃,基本集中在2020~2021年投產。若這些項目都能按時投產,丙烯腈年產能將達到300萬噸,市場壓力可想而知。
進口產品沖擊。雖然丙烯腈市場供應處于偏寬松狀態,但進口產品仍依靠成本優勢涌入國內。隨著國內供應增加,2019年丙烯腈進口有所減少。相關數據統計,2019年1~11月丙烯腈進口總量在28.2萬噸,同比減少6.3萬噸,但相較于國內26萬噸的新增產能,難以緩解供應過剩的壓力。
需求未能同步。丙烯腈主要用于生產ABS、腈綸、丙烯酰胺等產品,而這些產品在2019~2021年產能增長并不明顯,以現在的下游需求量很難消化丙烯腈突飛猛進式的產能增長。近期廣西長科一期5萬噸/年ABS裝置雖有望投產,但整體對上游原料難有明顯貢獻。
近三年丙烯腈新增下游裝置多為ABS,僅有一套丙烯酰胺裝置,腈綸已連續3年沒有新增裝置。據預測,2022年下游ABS將新增產能300萬噸,丙烯酰胺新增產能12萬噸(其他下游產能較小暫忽略不計),屆時ABS將消耗原料丙烯腈75萬噸,丙烯酰胺消耗約9.6萬噸。即便是丙烯腈行業開工率按七成算,依然有數十萬噸的供應余量,其中還未扣除有些企業采購的遠洋貨。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目前丙烯腈新興下游己二腈方興未艾,天辰齊翔的己二腈裝置在建,這些或將為緩解丙烯腈過剩提供途徑。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