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處于消費淡季,全國各地施工基本停滯,但瀝青在原本應該大幅累庫的時段開工率偏低,累庫較慢,后市需求一旦爆發,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預計瀝青后市會持續向好。
裝置開工降至歷史低位
截至2月15日當周,全國瀝青裝置開工率僅為24.8%,低于去年同期15個百分點,僅為2018年同期的一半,創歷史新低。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了煉廠開工,山東地區中小型煉化企業多數選擇在春節期間停產,目前由于工人上班存在一定困難,部分企業的復工時間不斷往后延遲,據了解,部分煉廠開工已經改為3月之后。煉廠開工下滑一方面影響了原油的實際消耗,國際油價為此一度低位振蕩,另一方面煉廠開工下滑還造成了瀝青產量大幅走低。此外,疫情不止影響了煉廠開工,更影響了庫存轉移。由于物流不通暢,目前在產煉廠庫存基本已接近滿罐,成品瀝青的大幅積壓倒逼煉廠裝置開工繼續走低,目前24.8%的開工率較春節期間降低了5個百分點,較節前更是下降超過10個百分點。
據了解,近期汽柴油市場恢復較快,需求增加,帶動煉廠綜合庫存下降,煉廠開工積極性有所提升,但想要恢復至之前開工水平仍需一段時間。截至目前,一般瀝青裝置單純瀝青的利潤仍是虧損的,部分壓制開工恢復的積極性。
庫存較往年同期增加較慢
一季度是瀝青傳統的累庫時段,一是北方地區天氣寒冷,無法進行施工;二是春節假期各地區項目普遍停工,除去國家重點項目,基本都處于停工階段,一般出了正月,甚至農歷3月份才會出現較大規模的復產。這意味著即便沒有疫情影響,瀝青在這個時段的需求也是很差的,屬于傳統需求淡季。歷年同期的市場特點是,下游需求停滯,北方地區煉廠開工小幅下滑,庫存快速累積,中間商及主要下游冬儲貨物。待天氣轉暖后,施工恢復,煉廠則實施春季檢修,產量下降,供應減少,中間商及下游消耗冬儲貨物。
今年疫情的出現,使得這一進程發生了較大變化。首先,煉廠無法向下游轉移貨物后,煉廠庫存升至數年來歷史同期新高,下游及社會庫存則相對去年同期偏低5%。整體來看,全國總庫存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累積速度明顯低于去年。這種情況持續一段時間后,由于煉廠開工持續偏低,那么一季度累積庫存會低于往年。待施工恢復之后,若市場對于瀝青的庫存消耗維持在往年同期水平,則今年瀝青市場將供不應求。
當前原油已經從一年多來的低點明顯反彈,化工品普遍跟隨原油走高,但考慮到疫情造成的需求下滑,反彈高度或較為有限,不過對于瀝青這種季節性較為明顯的產品而言,在原本應該大幅度增加庫存的時段無法累庫的話,市場就會由供需平衡轉向供不應求。在原油反彈的背景下,瀝青現貨與期貨的脫節在情理之中。當前正處于瀝青消費淡季,加之物流不順暢,現貨出貨較差實屬正常,但瀝青期貨2006合約對應6月現貨市場的供需,市場預期持續向好。
綜上所述,當前由原油走高帶動的瀝青期貨仍會上漲一段時間,國內瀝青煉廠開工下滑將造成后市供應緊張,同時國內庫存的累積也低于往年同期,瀝青基本面持續向好。
轉自:期貨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