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美貿易局勢緊張以及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雙峰農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拓展國際新市場,成為中國農業機械企業加速全球市場布局的生動例證。近日,該公司就有一批旋耕機和插秧機發往印度尼西亞,這批農機產品是農友機械針對印度尼西亞農業生產特點和需求進行優化和創新設計的,具有高效、節能、適應性強等優勢,能夠有效滿足當地用戶的生產需求。
不只農友機械,當下,越來越多的中國農機企業加快了拓展海外新市場業務的步伐,這種趨勢也反映了今年以來中國農業機械產品出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數據顯示,前4個月,中國農業機械及零部件進出口總額達66.5億美元,同比增長23.2%。中國農機產業憑借創新技術與提升產品質量得到了國際市場上的認可。拖拉機,收獲機械,耕種、田間管理機械,農用車,農機零部件等品類的進出口總額均實現了同比增長。
2025年以來,中國拖拉機進出口額穩步增長,特別是對印尼市場出口額呈持續同比三位數大幅增長。數據顯示,前4個月,中國拖拉機進出口總額為4.3億美元,同比增長18.9%,其中,出口4億美元,同比增長28%。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工程農業機械分會秘書長于東科認為,這一顯著增長不僅受益于中國拖拉機在技術和性能上的提升,也與中國企業在新興市場的積極拓展分不開。印尼市場的強勁需求,也顯示出中國農機產品在東南亞市場的發展潛力。
與此同時,收獲機械的出口也呈現出穩健增長的態勢。數據顯示,前4個月,中國收獲機械進出口總額為2.5億美元,同比增長6.6%,其中,出口2.1億美元,同比增長44%。"我國收獲機械的技術研發能力和生產制造水平在國際市場上的認可度不斷提升,從出口市場來看,收獲機械對印度、印尼市場出口額呈現同比大幅增長,在東南亞、南亞等地區的需求有望持續保持旺盛。"于東科表示。
在耕種、田間管理機械領域,中國產品也收獲了不俗的成績。數據顯示,前4個月,中國耕種、田間管理機械進出口總額3億美元,同比增長19.3%,其中,出口2.8億美元,同比增長19.3%,進口0.3億美元,同比增長19.2%。"耕種、田間管理機械出口、進口均呈同比兩位數增長,顯示出我國在該領域的進出口市場較為穩定,同時,中國耕種、田間管理機械產品在部分新興市場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這為中國農機企業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提供了信心和動力。"于東科表示。
在中國農用車產品中,除18~37千瓦的其他牽引車外,全系產品出口額均呈增長走勢,中國對智利、厄瓜多爾市場出口農用車保持增長。數據顯示,前4個月,中國農用車進出口總額12.1億美元,同比增長21.9%,其中,出口12億美元,同比增長25.8%。
盡管農機零部件國際市場的競爭格局較為復雜,受貿易摩擦等因素的影響中國農機零部件對部分市場出口放緩,但中國產品的整體仍保持了增長態勢。數據顯示,前4個月,中國農機零部件進出口總額20.6億美元,同比增長9.7%,其中,出口17.8億美元,同比增長13.9%。于東科認為,雖然短期內中國農機零部件對局部市場的出口可能出現波動,但整體來看,2025年中國農機零部件的出口仍將保持積極的發展趨勢,新興市場的需求增加也將帶動整體出口規模的擴大。
有業內人士指出,當下,中國農業機械企業在技術創新、產品質量提升、海外市場拓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能夠更好地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同時,隨著全球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國際市場對農機產品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這將為中國農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但也要看到,中國農業機械產業在高端產品、關鍵零部件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短板,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和性能,以增強中國農機產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此外,國際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原材料價格波動、匯率變化等因素也將對中國農機進出口產生一定的影響,需要企業密切關注,提前做好應對措施,才能保證中國農機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持續穩定發展。(記者 劉葉琳)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