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緩解家庭育兒負擔、“硬控”課堂教學電子產品使用 他們動起來了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12-21





      今年起,浙江多地順應公眾需求,陸續開設“乳兒班”等機構,將服務對象進一步拓展到了6到18個月大的嬰幼兒群體。這也是自2020年以來,浙江省連續4年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列為民生實事重點。那么,如何讓這些小小孩兒得到專業照護,切實緩解家庭育兒負擔呢?


      特色“乳兒班” 照護小寶寶


      在杭州城區的這家托育園里,保育員在陪著一群18個月齡內的寶寶們進行戶外游戲,與兩三歲的孩子相比,照護這些“小小寶貝”責任更重。


      由于“小月齡”寶寶更需要精細化的照護,托育園給每個“乳兒班”配備了3名保育員,并在社區醫生指導下,為每個孩子量身定制餐食搭配、活動項目等個性化照護方案。


      在湖州婦幼保健院聯合民營托育園,通過打造醫育結合示范點,定期對兒童心理行為進行評估,呵護小寶寶茁壯成長。


      湖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科長 安靜:3歲以下是身體發育和大腦發育最為迅速的階段,無論是從健康、營養、照護、早期學習和安全等方面都要及早干預。


      在精細化照護的同時,各地也全力做好便利化服務。杭州市臨平區婦保院的優優托育園推出“小月齡”夜托服務,時間為下午五點半到深夜十二點;舟山18家社區“寶寶屋”面向市民開放,提供臨時托管服務,3歲以內嬰幼兒一年可免費使用10次。


      家長 李女士:很忙就給她送過來,忙好了之后再給她接回去,這樣大人省心了。


      為進一步減輕托育負擔,今年9月1日起,杭州鼓勵托育機構公建民營,政府提供場地和裝修,讓機構實現“拎包入駐”。目前,杭州托育服務平均價格已下降至每月2300元。


      杭州市婦女兒童健康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 洪麗冰:通過降本增效來降低整個托育機構的一個舉辦成本,真正的獲益肯定是老百姓。


      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共有托育機構近6800家,提供托位約28萬個。


      設立“硬指標”規范課堂教學電子產品使用


      近年來,電子屏等課堂教學電子產品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工具,在中小學迅速普及。如何守護好孩子們的眼睛健康?近日,遼寧省教育部門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電子教學產品的使用管理設立了“硬指標”。


      近年來,投影儀、電視機、電子屏等各類電子教學產品在中小學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雖然這些產品結合聲音、圖案、視頻等多媒體元素,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然而,電子教具的使用,也增加了家長和社會對于青少年視力問題的擔憂。


      近日,遼寧省教育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課堂教學電子產品使用與管理工作的通知》,從控制使用時長、科學規劃設計、提高應用能力、保障應用效果等方面提出要求,嚴格規范中小學校電子產品使用管理,保護學生視力健康。


      遼寧省教育廳義務教育處處長 王曉迪:電子屏幕的使用時長,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屏幕與學生的距離大于3米或者是不小于對角線的4倍,通過這種比較實的舉措來強調電子屏幕的規范使用。


      針對不同學段學生視力發育和認知特點,遼寧省要求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內找準運用電子產品解決教學問題的契合點,按照高效且實際需要的原則來使用課堂電子教學產品,嚴禁用電子課件代替板書,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


      在給教學電子產品設定“硬指標”的同時,遼寧省內不少中小學還積極探索更多的配套舉措,如規范《眼保健操》做法、培養正確用眼習慣,豐富教學手段減少對電子屏幕的依賴等。此外,遼寧省教育部門還將建立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工作的監管評價機制,切實保護學生視力健康。


      轉自:央視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