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才密度”提升“創新濃度” 企業引才競爭升溫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25





      騰訊開啟其迄今最大就業計劃、華為宣布擬招聘優秀應屆畢業生1萬余人、浙江4855個博士后崗位虛位以待……近期,眾多企業密集出臺最新招聘計劃,上演新一輪引才競爭。記者發現,不少企業對崗位要求以創新型技術人才為主。業內專家指出,人才已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要素,從近期出臺的招聘計劃可以看出,企業正以“人才密度”提升自身“創新濃度”,構建人才鏈創新鏈的良性循環。


      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正重塑人才需求格局,人工智能相關專業仍是熱點。智聯招聘平臺數據顯示,一季度,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帶動了相關人才需求增長,一季度機器人算法工程師崗位招聘需求同比增長36%,算法工程師、機器學習崗位招聘需求同比分別增長44%、18%。


      這一趨勢在頭部企業的招聘計劃中尤為顯著。日前,騰訊宣布啟動其迄今最大就業計劃,三年內將新增28000個實習崗位并加大轉化錄用,在2025年,計劃迎來10000名校招實習生,其中,有六成面向技術人才開放。


      華為也于近日宣布啟動2025年“勇敢新世界”應屆生招聘,開放了AI工程師、軟件開發工程師、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師等60余類崗位,擬招聘優秀應屆畢業生1萬余人,同時圍繞AI大模型、高性能計算、生態發展等關鍵領域,深化高精尖人才引進,持續獲取社會精英人才。


      騰訊方面表示,今年開放的校招實習崗位涵蓋技術、產品、設計、市場、職能等五大類70余種崗位,包括大模型、研發、算法、市場、策劃、運營、銷售、美術等多個崗位職能。同時,在大模型加速落地的背景下,騰訊加大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游戲引擎、數字內容等技術類崗位的招聘力度,技術類崗位“擴招”力度空前,占比超60%。


      “在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命題下,騰訊也強化對科技人才的前瞻性儲備,與青年人才共同成長,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騰訊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人才官奚丹表示。


      據了解,截至今年3月初,騰訊集團目前正式員工人數超55000人,其中科技類人才超過40000人,占比高達73%,這其中,直接從事技術研發工作的員工超27000人,占整體員工人數的近一半。


      為搶占人才高地,企業在引才育才環節持續創新。在招聘方式上,除傳統招聘渠道外,企業還借助AI面試、線上技術挑戰賽等數字化手段精準篩選創新潛力人才。在培養模式上,許多企業與高校開展深度合作,實施訂單式培養、聯合實驗室等項目,同時打通企業內部人才發展通道,建立良性激勵選拔機制。


      常州思源東芝變壓器有限公司積極與本地及周邊地區的高校、職業院校展開深度合作,以共建“訂單班”等方式暢通了長期穩定的人才輸送渠道。歌爾股份有限公司圍繞管理人員、工程師、技師、班組長等核心群體,構建分層分類的培育體系,通過技能評定、職級晉升等機制激發員工內生動力。北京汽車制造廠青島總部基地通過建立校企人才信息庫、實施技術骨干培養計劃,企業已形成從藍領技工到研發精英的完整人才梯隊。


      值得關注的是,為進一步拓寬就業路徑,政府與企業正形成協同引才合力,搭建供需對接平臺。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引未來——2025年全國城市聯合招聘高校畢業生春季專場”推出第四批特色服務活動,其中包括101場面向智能制造、生活性服務、專精特新、低空經濟、銀發經濟等不同行業和領域;北京舉辦“2025年北京市春季大型現場招聘會”,300余家重點企業提供了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領域的近萬個崗位;“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N城聯動春季招聘活動在北京和杭州兩地啟動。


      智聯招聘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就業市場呈現“傳統行業企穩、新興領域爆發、全球化崗位擴容”的多元特征,既反映出中國經濟結構的深層優化,也為實現全年發展目標注入信心。“隨著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持續推進,就業市場將繼續發揮連接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重要紐帶作用,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提供支撐。”上述負責人說,未來,人才鏈與創新鏈的深度融合與協同共振,將成為驅動企業突破升級、產業邁向高端的核心動能。(記者 陳涵旸)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