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福建省莆田市國土資源局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以來,為加快補齊社會事業短板,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該局采取了“一下調、三優先”“一主動、三嚴格”等措施,積極保障教育用地需求。
“一下調、三優先”,包括下調教育用地基準地價。2017年莆田市城鎮基準地價更新工作中,下調社會領域用地(含教育、科研、醫療衛生、社會福利、文化設施、體育等用地)基準地價,下調幅度為10%~15%。一是優先保障用地指標。把教育用地優先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在用地指標中予以優先保障、傾斜安排。二是優先挖掘用地潛力。對批而未用和閑置土地優先調整安排用于中小學校、幼兒園項目建設;對使用存量建設用地的中小學校、幼兒園項目,優先辦理供地手續。三是優先盤活存量。在符合城鄉規劃和社會事業發展規劃的前提下,鼓勵利用閑置用地和房屋資源,開辦教育等民生服務機構,解決教育設施用地緊張問題,激發社會領域投資活力。
與此同時,為保障新建擴建居民住宅小區配套教育設施與主體工程首期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交付,該局還采取了“一主動、三嚴格”措施,保障配建教育設施與主體工程“四同步”。
其中,包括主動對接聯動。對新建擴建居民住宅小區涉及配套教育設施的,主動對接規劃部門及轄區政府,實行聯審聯批制度。在土地出讓或劃撥時,提前協商擬定《資產移交協議書》,明確配建教育設施的用地位置、面積、建設時序、驗收交付、產權歸屬、使用管理等具體要求,并把《資產移交協議書》作為土地出讓合同或劃撥決定書的組成部分。分期建設的,要求與首期建設項目做到“四同步”。
嚴格土地競買。在土地招拍掛公告時,通過提高競買人門檻,倒逼配建的教育設施及時開竣工,確保“四同步”。即對未能按期開工或無法與住宅小區“四同步”配套建設教育設施的房地產企業,限制其參加房地產用地招拍掛出讓(含以個人或其他單位名義中標后轉讓給該企業)。對已經按期開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的企業,必須出示相關部門證明后,才能參加土地競拍。
嚴格批后監管。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或劃撥后,對土地使用者履行合同情況及土地開發利用行為進行全程監督與管理,對未按期開竣工的,按合同約定收取違約金。
嚴格產權登記。對配建的中小學校、幼兒園等財產,房地產開發企業在竣工移交前不得設立抵押擔保登記。對配建的中小學校、幼兒園竣工移交后,相關部門應積極協助辦理不動產登記;對配建的教育設施未能做到“四同步”的,暫停辦理整體項目的房屋所有權首次登記和土地分割登記。
編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事關人民福祉的民心工程,然而一些地方教育資源投入不足卻越來越凸顯。2018年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補齊民生重點領域短板,實施城鎮中小學擴容工程、薄弱初中提升計劃和義務教育提升工程。顯然,保障教育用地的壓力將會進一步加大。
莆田市國土資源局在保障教育用地方面的先行探索,對于加快補齊教育這塊民生短板十分必要。透過“一下調、三優先”“一主動、三嚴格”可以看出,莆田局不是單純為了保障而保障,而是對教育用地統籌安排。一方面,有堵有疏,既優先保障用地指標,又對用地全程嚴格把關,既著眼于滿足教育用地需求,又著眼于提高用地效益;另一方面,主動對接聯動,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有利于對教育用地有序管理。
保障教育用地,重在消除政策壁壘,打通供需通道的“任督二脈”。在公共教育資源不足的當下,還需要在激發民間投資力量方面進行更多探索,充分調動社會資本推動教育發展的積極性。(特約記者 張步雄 通訊員 陳建英)
轉自:中國國土資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