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力促教育公平“自強計劃”升級為“自強行動”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17





      4月28日,清華大學將迎來108歲生日。今年的校慶主題為:“自信的清華更開放”。正如邱勇校長在清華大學108周年校慶致辭中所說:奮進的清華不斷呈現新氣象。變革的清華持續展現新作為。開放的清華積極走向世界。近日,清華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余瀟瀟、能源與電氣類首席教授康重慶、車輛與運載學院黨委書記李建秋共同做客《新華網2019高考情報局》,分享了清華今年的招生變化和亮點。

      土木大類首推“本研貫通” 能源類升級為能源與電氣類

      據余瀟瀟介紹,今年清華大學繼續推行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對部分大類作了進一步優化調整。比如豐富和重構了土木類的教育體系,實行四年貫通式培養。選擇土木類的學生,在清華大學本科四年期間將實行“大類進、大類出”,大一和大二階段學習校級和大類平臺課程,大三再選擇自己的主修專業方向,不再需要在大一結束前進行專業確認和分流。“值得關注的是,土木大類采用‘4+2’本碩貫通和‘4+5’的本博貫通培養模式,真正實現了‘本研貫通’基礎上的通專融合。”

      另外,清華對能源大類也作了相應的升級調整。“從能源類調整為能源與電氣類,主要有兩方面考量。”康重慶介紹,一是響應國家能源革命戰略。能源與電氣類的專業方向涵蓋了能源的生產、輸送、儲存、使用全鏈條,可以更好地服務于能源革命戰略。二是可以更準確、直觀地向考生和家長表明該大類的主要學科方向。

      康重慶說,很多家長一聽說能源,想到的是煤炭、天然氣或者火力發電等傳統的能源利用形式。事實上能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包括煤炭、火力發電這樣傳統的形式,也包括太陽能、光伏發電這樣的新能源利用形式。康重慶解釋說,能源與電氣類涵蓋的專業方向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能源與動力工程,設有能源互聯網國際班、能源與動力工程(烽火班),對接大類招生和大類培養,可以為最優秀的學生提供最好的學習平臺。

      那么,能源與電氣類是如何進行大類培養的?康重慶介紹,能源與電氣類整合了相關院系課程,以設置全新的課程體系作為發展的著力點,強化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信息技術、管理技術等相關學科的融合,形成一個交叉的課程體系。同時,設立了能源互聯網國際班,培養具有國際勝任力的人才,在能源行業的國際競爭中能夠占有一席之地。“這個班不追求規模而追求質量,目前每年只招15人。”

      “靚仔學院”“靚”在哪?“汽車迷”的報考首選

      在能源革命中,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無疑是重中之重,比如新能源汽車,就跟大家的生活密不可分。最近,清華大學新成立的車輛與運載學院得到了廣泛關注,被大家稱為“靚仔學院”。據車輛與運載學院黨委書記李建秋介紹,該學院納入機械、航空與動力類招生。

      車輛(諧音靚)與運載(諧音仔)學院,因同音而被稱為“靚仔學院”,這個學院又“靚”在哪呢?李建秋介紹,第一,學院升級立足行業變革需要。汽車產業目前正面臨著變革“新四化”,即能源低碳化、動力電動化、車輛智能化、雛形共享化。這些變化不僅促使以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為代表的新一代交通運輸工具發生質的變化,也對學校的人才培養和專業設置提出了調整需求。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下設四個研究所,分別為:車輛動力工程研究所、汽車工程研究所、智能出行研究所和特種車輛與動力研究所。“四所”覆蓋了內燃動力、新型動力、交通能源、汽車設計、汽車動力學、汽車安全等學科方向。

      第二,具備一流的師資隊伍,為培養一流人才提供保障。該學院擁有一支水平突出、國際影響力大的師資隊伍,目前有兩院院士兩位、長江學者四名、萬人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六名。第三,學院的學術研究在整個行業處于領先地位。第四,學院面向“新四化”汽車人才培養需求,開設了學科交叉的課程體系,有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學生不僅有各種發明創造的機會和平臺,還可以自主研發賽車參加比賽,是熱愛汽車的考生報考的最佳選擇。

      除了車輛與運載學院成立外,清華大學今年還宣布成立天文系,引發不少網友關注,“又一個可以讓人仰望星空的‘神秘組織’出現了”。相隔不到一周,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掛牌成立。據悉,該研究生院將面向全球延攬優秀教師和研究生,通過高層次的國際合作、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高質量的創新實踐,建設國際一流研究生院。

      余瀟瀟說,這些大事都是圍繞著學科發展規劃、人才培養目標和全球化的戰略布局逐步展開的,對于學生來說,意味著更多的選擇機會。據她介紹,學校早在2014年就制定天文學科的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天文和天體物理方向。“雖然天文系目前不招本科生,但是對于愛好天文,對天文有志趣的學生,可以先讀數理大類,到研究生時再進入天文系。”余瀟瀟建議。

      志愿如何報?專家來支招

      眼下,離2019年高考不足六十日。目前這個階段,對于許多考生和家長來講,一方面是投入高考復習,一方面也開始著手考慮志愿填報。在填報志愿時,學校和專業之間,專業跟行業之間,該如何權衡排序?是困擾很多考生和家長的心事。

      對此,余瀟瀟建議,在本科階段最重要的還是選學校,比如清華大學一直堅持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一直高度重視負有“成人成才成群”重任的本科教育,尤其看重對學生價值觀的培養與引領。在本科教育階段,一所大學的歷史積淀、大學文化、學風氛圍、精神氣質都會在學生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希望通過清華大學的本科教育,讓學生能成長為獨當一面的人才,并且最終“出落”成各行各業的“人物”。

      以清華為例,學校一直推行“通專融合、大類培養” 的政策。學生按照大類填報專業志愿,大一年級學習通識課程和專業平臺課,在專業選擇上有一年的緩沖期。在這一年里,大類相關院系會通過各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專業認知引導,幫助學生發掘自己的專業志趣和特點,從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清華有豐富的雙學位、輔修專業,以及靈活的轉專業政策,選對了大學,專業選擇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余瀟瀟補充道,學生可以在大一、大二下學期提出轉專業申請,只要通過目標院系的考察考核,即可相應地轉入或者轉出。

      對于專業和行業的取舍排序,康重慶認為,清華大學強調的是通識教育和大類培養,因此考生和家長不必過分糾結專業和行業的關系,特別是在本科階段,建議考生在專業和行業選擇上,更多地將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國家戰略甚至全人類的發展命運相結合,選擇一個相對比較寬口徑的專業,為后續的專業學習打好基礎。對此,李建秋表示贊同,他認為,本科階段應該以打基礎為主,比如,車輛與運載學院就注重為學生提供多學科交叉的平臺,將學生培養成復合型人才,不管是從事機械領域,還是電氣領域、信息控制領域,都能游刃有余。

      多年來,清華大學一直圍繞 “綜合評價、多元擇優、因材施招、促進公平”的人才選拔理念實施本科生招生,特別關注促進教育公平。目前,已基本形成高考、保送生、自主招生、領軍人才選拔、自強計劃、高水平運動員、高水平藝術團、定向生、飛行學員班、國家專項計劃、港澳臺僑、藝術類(美術學院)等招生類型。

      值得注意的是,為幫助越來越多的寒門學子圓夢清華,今年,清華大學“自強計劃”升級為“自強行動”。在2019年這個國家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年份,清華大學自強行動希望瞄準“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區,做到政策到位、宣講到位、培養到位,為農村貧困地區學生圓夢清華提供助力。

      采訪最后,余瀟瀟補充說,5月18日是清華大學2019年校園開放日,歡迎感興趣的考生和家長前來咨詢。高考之后,清華大學會第一時間發布各招生組老師的聯系方式,為考生提供最權威、最細致的志愿填報指導。“今年是清華大學建校108周年。4月28日,是我們的校慶日。今年我們的校慶主題是‘自信的清華更開放’,祝福所有心系清華的考生在高考中沉著自信,圓夢清華。”余瀟瀟說。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