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在學校“計算機應用創新實驗室”內工作。 新華社發
高考結束,人民日報發布的“熱門工科專業”登上了熱搜,那么,這些專業到底“熱”在哪里?考生又該如何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從今日起,重慶晨報·上游新聞將針對這些熱門專業一一進行解讀。今天,我們首先來看的就是“上算天時,下算地理”的計算機專業。
計算機專業是個大類
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對于計算機專業的定義,首先是個“大類”,包括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等七八個專業。其中,最核心、最基礎的專業就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類專業應用性廣、交叉面多,覆蓋社會各行各業,就業領域非常廣泛。在IT類企業中,該類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崗位有管理類、研發類、測試類、服務銷售類等。
近年來,軟件開發中心、數據中心等單位吸引了很多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企、事業數據系統的開發與維護、數據統計與管理等工作。在政府、科研單位及其他非IT類企業中,軟硬件的配備、網絡安全、系統維護、網站開發等工作也離不開計算機專業的人才。
此外,計算機同藝術類專業結合,產生了不少新專業,如電腦美術設計、網頁設計、影視動畫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數字媒體等。
不同高校側重點不同
目前,全國幾乎所有的高校都開設了計算機類專業,分布于不同層次,既有綜合型重點高校,也有普通院校,還有一些高職院校。該專業在各個高校培養特色和優勢研究方向上都有很大不同。有的側重于軟件,有的側重于硬件,有的側重于計算機網絡,有的在信息安全方面頗具特色,方向的選擇可能直接影響未來的就業。
考生在考慮院校時,要對該專業的特色和方向有所了解,比較清楚后,選擇符合自身的高校。例如: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整體實力非常強,本科統一按計算機類(包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三個一級學科)招生和培養。
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屬于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總體實力雄踞全國前列,本科學生進校后,在第一學年不進行專業分流,不同專業的學生除完成一些必修課程外,還有很大余地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修各種課程。
從近年錄取情況看,不同層次院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錄取分數差別很大,一般情況下,各省二批、三批院校的該專業錄取分數則相對較低,且二本以下的院校計劃投放量大、招生人數多,是該專業招生的“主力軍”。
不同專業收入各異
既然計算機分類如此廣泛,是否意味著其包括的所有專業都好就業?這就不盡然了。如軟件開發方面的高端人才缺口很大,就業薪金亦不菲。而硬件維護方面,由于技術含量不算高,本科生常被一些技術比較出眾而身價又比較低的職校生搶奪“飯碗”。
在麥可思《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對2017屆本科十大專業進行對比分析后發現,軟件工程專業就業率最高(96.7%)。
而從月收入方面來看,在本科十大專業中,軟件工程專業的畢業生表現依舊搶眼,月收入最高(6259元),其后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5855元)。
根據重慶匯博網發布的《2019年一季度招聘情況報告》,今年重慶一季度企業人才需求量(招聘量)同比去年增長了8.9%,計算機硬件人才需求量增加比較明顯,同比去年增長44%。在今年一季度需求過萬的27個行業人才中,計算機硬件位于排名前十的行業中。2018年,產品、前端開發等職務的薪資都在5000元以上,最高上萬元。
需要較強的數理基礎
已工作一年的小童,在大學就是學的軟件工程,在他看來,雖然這個專業畢業后收入不錯,但選擇這個專業,最好有很強的自我管理、自我學習能力。僅僅通過課堂的學習時間是很難把專業知識學通、學會的。而且,能寫出良好時間、空間復雜度代碼的人通常都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如果這兩方面有不足,學習計算機知識會相當吃力。
陽光高考平臺專家建議,在二本以下分數段(含二本)的考生,一定要注意揚長避短。一是要揚興趣愛好之長,避學科劣勢之短。計算機專業的學習壓力較大,想要學好這個專業,需要較強的數理基礎和外語基礎。在報考該專業時,考生要考慮清楚是否真正喜歡這個專業,不要盲目選擇。二是在此分數段中分數較高的考生,一定要發揮分數和學科的優勢,選擇專業方向和興趣愛好相符合的院校;低分段的考生選擇余地相對較小,可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參考歷年錄取分數綜合選擇。(記者 林祺)
轉自:重慶晨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