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今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在29日舉辦的第十屆新華網教育論壇上,職業教育領域相關專家學者、職業教育院校負責人等,圍繞“全新發展契機下,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辦學模式上的發展之路”進行探討交流。
“目前數字經濟成為經濟增長點,人工智能成為發展引擎,推進職業教育發展也應適應這一趨勢。”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陳建榮認為,應通過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的產教融合平臺加快高質量職業教育建設。
如何更好地將職業院校發展和產業布局深度融合,提高專業建設水平,更好服務地方和區域經濟?這是眾多職業院校思考探尋的問題。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實質,也是職業教育改革的主題。”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院長孫善學說,學校探索形成了產教融合機制化、人才供給精準化、社會服務多樣化的辦學模式,目前已同有關企業建立了14個校企聯合體。
“通過和企業共建產業學院、共建專業、共建課程、共訓師資、共建平臺、共同開發高端認證證書、共同走出去、共育人才,形成‘課證共生共長’模式,這是我們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的密鑰。”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馬曉明說,將專業教學標準和企業標準結合起來,使學校不僅能培養勝任基礎性工作的人才,也能培養產業高端人才。
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綜合研發創新中心主任盛鴻宇認為,作為職教工作者,要走在技術發展最前線,把學生感興趣的東西移植到課堂,讓學生再去學習和開發。(記者王思北)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