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紅利深度釋放激活文旅市場潛力 “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解鎖多樣中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7-22





      今年上半年,在免簽“朋友圈”擴容以及離境退稅“即買即退”退稅政策的推動下,“China Travel”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由常規的打卡式觀光向解鎖多樣中國、體驗多樣中國而轉變。


      在北京秀水街,幾輛載著外國游客的大巴車停在門口,游客們成批走進商場選購商品。一家工藝品店里,幾位來自挪威的游客正在選購茶杯。這是她們第一次來中國旅行,到秀水街購物,他們留出了一天的時間。


      挪威游客稱:“我買了三種茶,還在這家很漂亮的小店里買了一個小茶杯。我覺得中國的商品真的很漂亮,茶杯的設計非常精美,質量也很好。”


      挪威游客稱:“我買了很多筷子,還有一件漂亮的中式傳統上衣。我覺得在這里能用很實惠的價格買到很不錯的東西。”


      北京商戶稱:“現在接待外賓明顯量比去年多一些,包括歐美像各個國家都會多一些,數量增長了一倍多。”


      北京秀水街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張騰稱:“今年上半年,秀水街接待的入境游客同比2024年同期翻了一番,銷售額預計提升80%以上。他們對中國元素的一些文化文創產品很感興趣。”


      深圳的華強北也是很多外國游客慕名而來的必打卡目的地,從智能手表到降噪耳機,從無人機到AI眼鏡,各種品類豐富的電子產品都是他們的心頭好。


      波蘭游客稱:“我們過來購物的,我們買了電子產品、一些玩具,這些都是家居用品,都很好。”


      深圳華強電子世界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承珠稱:“從市場來看,整個外國友人來華強北購物今年上半年同期對比增長了50%,外國朋友到華強北6月份日均7000人次,現在增長到8000人次,甚至還多。”


      不只是“中國購”,隨著中國文化的吸引力增強,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期待在中國旅行的時間再長一點,對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能再深入一點。在北京的胡同街區,一個來自西班牙的入境旅游團正在體驗一場“深度胡同游”。他們乘坐老北京人力三輪車,從什剎海地區一路穿行到達銀錠橋,了解胡同的文化內涵,接著走進一戶家庭,進一步了解老北京四合院的生活形態與歷史文化。


      西班牙游客稱:“這里的生活方式很有意思,比如這些門,每扇門都各不相同,門上的圖案符號都有不同含義,蘊含著很多傳統。能來到這里,了解這里的文化、人和習俗,真的非常棒。”


      西班牙游客稱:“在中國,萬物都有背后的含義,這種象征意義、這些圖案紋樣都特別好。我自己尤其喜歡繪畫,看到這里用毛筆作畫的方式,覺得非常獨特,我很享受這種體驗。”


      導游任超告訴記者,隨著入境政策的持續優化,他能明顯感覺到今年入境游客量的增長。今年,他每個月的接團數量接近去年均值的2倍。此外,外國游客的需求和旅行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變化。


      北京導游任超稱:“許多外國旅游者除了游覽大眾景點之外,還向我們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了解北京人真正的生活。2024年中軸線申遺成功,鐘樓和鼓樓是中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今年我們特意將鼓樓和鐘樓納入產品中。”


      與此同時,在免簽政策紅利的深度釋放下,外國游客的足跡也正從一線城市、知名景區下沉至三四線城市、縣域城市,給文旅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


      某在線旅游平臺數據顯示,文化體驗類產品成為今年入境消費新亮點。非遺工坊、民俗演藝、市井生活探秘等沉浸式玩樂項目預訂量同比飆升300%,其中布藝扎染、剪紙、陶藝手作等非遺體驗項目最受外國游客歡迎。同時,川劇變臉、京劇演藝在攜程海外平臺預訂量比去年增長了近10倍。端午節期間,不少外國游客加入多地劃龍舟的隊伍中,也讓人印象深刻。


      從拖著空行李箱來“掃貨”,到在胡同里騎行、穿著漢服打卡,再到排隊參觀AI展、體驗科技互動館,我們可以看到,外國游客的中國之旅不再只是“轉一轉,看一看”,而是正在轉向文化、生態、科技等等多元融合的深度體驗。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數量大幅增長。其中,北京口岸出入境外國人達290余萬人次,占出入境總量的近三成,同比增長36.5%;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8萬人次,同比增長38.5%。這背后,是中國持續優化免簽政策、擴大免簽國家范圍、提升旅游便利化水平的努力。也正因如此,中國正成為越來越多外國游客心中的“常來常新”的超級目的地,一個更加立體、真實、生動的中國正展現在世界面前。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