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小站稻產業振興進程中暴露出的“品牌管護能力較弱、市場監管能力不強”等問題,今年以來,天津市農業部門重點在品牌和市場端精準發力,進一步提升小站稻品牌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努力把天津打造成為全國高端優質水稻發展引領區。
據悉,天津市農業部門組織各涉農區開展摸底調查,全面掌握小站稻種植意愿,理清制約產業發展的問題短板。同時,多次組織開展行業領域座談,同生產經營主體進行深入交流,實地調研了解小站稻商標使用、市場銷售現狀,研究破解問題的招法措施。
為強化品牌管護,市農業部門同市場監管部門召開專題會議,探討解決品牌授權管理辦法,多次組織協調津南區和小站稻產業聯盟對接小站稻商標使用管理相關事宜。在法律顧問全程參與下,本著保證品牌持有者不變的前提,研究擬定了《商標授權管理協議》和《商標管理辦法》,全力補齊小站稻品牌管理松散短板。
緊貼小站稻產業發展實際,市農業部門積極探索開展產品分級營銷,設計制定的用于優質小站稻銷售的宣傳LOGO,目前國家商標局已正式受理。計劃注冊成功后,在全市范圍內統一推行。通過提高優質小站稻標識使用門檻,打造高端米業品牌,促進小站稻實現優質優價。
據了解,針對天津市小站稻產業發展現狀,市農業部門還研究擬定了小站稻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建設項目、工廠化育秧基地建設工程、小站稻“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項目等扶持政策,計劃在積極爭取財政扶持資金的基礎上,通過各類扶持政策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投入小站稻產業發展,進一步增強天津市小站稻產業發展內生動力。
市農業部門將圍繞提升品牌管護、市場營銷及市場監管等方面能力,全力推進小站稻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優化種植結構,逐步將小站稻種植區域拓展到全市范圍內,構建生態綠色、高端優質的產業發展格局,在水土資源能夠保障的前提下,力爭2021年小站稻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以小站稻地方標準為依托,進一步提升品種研發水平,集成推廣綠色防控、智能灌溉、化肥減量增效等節水節肥技術,推行品牌管理及質量安全溯源體系,進一步加大稻漁綜合種養實施力度,把天津打造成為全國高端優質水稻發展引領區。
轉自:今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