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縣市推廣“蝦稻憨”綜合種養 畝均收入可提高3000元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12-26





      長江禁捕后怎么讓百姓吃到人工飼養的江鮮?小龍蝦該怎么養?12月17日召開的全省農業事業發展中心主任培訓會上,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農業發展中心主任黃國雄透露,江鮮明年端上百姓餐桌,湖北省要從大養蝦向養大蝦轉變。


      湖北省馴化長江野生魚中華沙塘鱧(又稱“土憨巴”)已取得突破性進展,明年將在10個縣市全面推廣蝦—稻—土憨巴共作的種植養殖新模式,這種模式每畝收入將比單純蝦稻共作高出近3000元。據調查,市場上二兩重的土憨巴賣80元錢一斤,還供不應求。這種模式是先種水稻,然后養小龍蝦,小龍蝦收獲以后再投放“土憨巴”苗,它吃較小的小龍蝦的幼苗,保證長出來的小龍蝦都是大蝦,一田三收,大大增加農民收入。


      小龍蝦養殖核心競爭力是養大蝦。但因養殖技術和管理沒跟上,市場上小蝦多、大蝦少,近年來,小蝦價格不斷下滑,大蝦價格不降反增。明年,湖北省不再擴大小龍蝦養殖規模,農業發展中心將重點抓“七錢蝦工程”,大力開展養殖技術攻關,引導農民減小養殖密度、科學投喂,多養七錢以上的大蝦,力爭每畝增收1000元。


      “明年起,我們要用3至5年時間,提升全省水稻耕種收的機械化水平。”黃國雄表示,湖北省是水稻主產區,水稻種植面積達3000多萬畝,但還有一半的水稻田靠人工插秧,必須把水稻綜合機械化水平提上去。


      會上還透露,全省各級農業事業發展中心將聯合高校院所開展協同創新,向科技要效益,開展水產養殖技術攻關。


      轉自:湖北農業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