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億元!湖北省農產品闖蕩海外韌勁十足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2-04





      據武漢海關最新統計,2020年湖北省農產品出口15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3%,創歷史新高。


      2020年,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湖北農產品出口交出了一份歷史最好的成績單。


      亮眼的數據,不單單是“量”的增長,更呈現“質”的飛躍。不再依靠傳統粗放的初加工農產品打天下,取而代之的是精深加工產品多點開花、增勢迅猛,跨境電商、海外建倉等新業態撬動農產品出口新動能,以質取勝、保障安全供給成為走出國門的“通行證”……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世界工廠萎縮、疫情沖擊等不利因素疊加下,湖北農業、商務、海關、金融等部門加強政策幫扶,穩定產業鏈,搶抓國際市場機遇,農產品闖蕩海外韌勁十足。


      “改頭換面”精深加工產品逆勢突圍


      100多米的U型烘焙流水線上,一塊塊食用菌餅干經過壓延、成型、烘干、冷卻等程序,香噴噴地列隊而出。


      “羊肚菌、灰樹花等高端食用菌原材料,萃取后融入餅干之中,美味又營養。”1月26日,襄陽大山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瑞鑫帶領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參觀食用菌餅干生產線。


      在企業的產品展示區,是一溜兒的精深加工食用菌產品。“康師傅的方便面就用了我們的調料包!”余瑞鑫介紹,公司開發食用菌營養餅干、食用菌調味料、菌類固體飲料、香菇醬等4大品類、20多款產品,遠銷歐盟、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食用菌是湖北優勢特色農產品,一直領跑湖北農產品出口。2020年,精深加工產品異軍突起,僅蘑菇罐頭出口額就達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6%。


      十年前,大山公司一直以干菇初級加工為主,2012年轉型精深加工,“試水”食用菌調味料,用余瑞鑫的話說,“便一發而不可收拾。”


      2017年,開發食用菌營養餅干,當年就創下2.8億元的銷售神話;2020年,和良品鋪子、統一等食品企業“大腕”合作,代工生產餅干、醬料等。


      “精深加工產品的附加值高出不少。”在南漳經營食用菌深加工產業的瑞霖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溫德汶說,出口1千克干菇,14美元,而1千克香菇精粉,高達六七十美元。


      小小的南漳,食用菌出口企業多達20余家,競爭激烈。“做精深加工才是出路。”嘗到甜頭的瑞霖公司,與華科大合作,投資建成年產3000噸產品的無塵加工生產車間,引進全自動生產烘干包裝流水線,生產干制食用菌、果蔬的生物提取物,銷往俄羅斯、日本等國家,應用于藥品、保健品、化妝品等領域。


      一致魔芋公司連續3年占據全國魔芋出口榜首。“一年消化鮮魔芋8-10萬噸,開發魔芋粉及親水膠體、魔芋面、魔芋皂等一系列產品,”總經理吳平稱,公司將構建全新魔芋制品產業鏈條,讓魔芋從一道菜肴發展成一個大有可為的健康產業。


      天塹變通途 海外建倉變“服務商”


      2020年,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一處占地6000平方米,設有農產品展示中心、進出口貿易服務大廳、萬噸級倉儲和冷鏈設施等多個功能區域的農產品進出口綜合服務中心掛牌成立。


      它與湖北緊密相連,建倉者為湖北富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7年的富韜公司,從事農副產品國內外銷售業務,年產干制食用菌3000噸、茶葉2000噸,年均可實現綜合產值3億元、出口創匯3000萬美元,產品銷往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海外打拼并非易事。2018年,初生牛犢的富韜公司給澳洲客戶發送貨物時,附贈的塑料包裝袋因不環保吃了“閉門羹”,整筆訂單打了水漂。從此,富韜公司下決心要讓湖北農產品“走出去”少走彎路。


      “建立海外倉庫只是開端。”副總經理邵傳寶稱,“吉隆坡作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集散地之一,是最適合成立進出口綜合服務中心的地方。”該中心以供應鏈管理為方向,向深化專業經營服務、加快外貿發展模式轉變,從“簡單貿易商”向“增值服務商”轉型。目前,其對外出口業務遍布25個國家和地區,涉及3000余家相關聯的國際制造商、分銷商、超市等。通過全球的銷售市場,形成內外互動、長短互補的循環農產品產業鏈。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外建倉符合當前的外貿電商趨勢。通過收取代理業務傭金或服務費,提供進出口、報關、倉儲、運輸等多種服務項目在內的“一條龍”式服務,最大限度為貿易流通節約中間環節和操作成本,增加產品銷量,開拓海外市場,全面提升湖北農產品外貿水平。


      從賣茶葉到賣服務,孝感紅貢茶有限公司選址俄羅斯莫斯科,投資2700萬元,建成“中國茶海外展示中心”。該中心自2018年10月“開倉”以來,約200家國內茶企進駐,通過“小生產對接大市場,服務全國銷售全球”的茶葉產銷新模式,讓中國茶一年365天不間斷地在海外進行展示和銷售。不少茶企稱贊中心,“既是歐洲瞭望中國茶產業發展狀況的窗口,又是中國茶企登陸歐洲、輻射世界的平臺。”


      練品質“硬核” 擴大海外“朋友圈”


      一瓶小小的香菇醬,竟有20余種原輔料。


      在品源(隨州)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看來,“每一種原輔料都不能含糊”。


      1月26日,記者在該公司看到,4萬平方米的偌大車間,辟出1/3的面積存放各種輔料,還不包括香菇冷庫。


      “隨州三里崗的香菇、郫縣的豆瓣、王致和的豆腐乳、海天的醬油……”品源公司副總經理張濤一一細數,“全都是原產地采購,確保真材實料。”


      據張濤介紹,品源公司的“菇的辣克”香菇醬,有別于市面上最常見的發酵型香菇醬,以70%以上的香菇為材,道地辣椒、花椒等為料,炒制了一道清香型的即食菜。


      憑借貨真價實,“菇的辣克”香菇醬迅速“上位”,2019年成為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指定產品。2020年,品源公司出口貨值達1.27億美元,海外“朋友圈”越做越大,產品俏銷東南亞,登陸美國。


      “美國市場很青睞我們的香菇醬。”張濤說,2019年底,公司發往美國的4個貨柜香菇醬,一搶而空。2020年,疫后復工復產,美國客戶主動寄來300套防護服,希望盡快恢復訂單。


      2021年,品源公司打算自建10個原材料基地,通過集中種植、集中管理,進一步練就品質“硬核”,增強農產出口競爭力。


      源頭嚴控、過程監管,是湖北藍溪茶業有限公司的一貫遵循。


      “茶葉生長環境好,品質自然好。”董事長陳然稱,谷城紫金鎮森林覆蓋率達89%,無工業污染,加上適宜的海拔、較大的晝夜溫差,都有利于形成高品質的茶葉內質。


      藍溪茶業建有2700畝的核心茶園基地,采取有機種植方式,品質達到歐盟有機檢測標準,遠銷歐美、非洲、俄羅斯等海外市場。“我們的白茶片,在歐洲很受歡迎,一年出口最少300噸;我們的紅茶,就連喝慣立頓的英國人,也多次采購專供星級酒店。”陳然說。


      隨著安全無污染的農產品正逐步成為各國消費者競相追逐的目標,湖北省農產品質量也不斷邁向新高。


      2020年,省農業農村廳印發《2020年湖北省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和監測方案》,建立全省食用農產品生產主體數據庫,實行“雙隨機”抽樣;成立首屆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委員會,強化省級監測問題發現能力;開展“春雷”“利劍”行動,嚴控農產品安全;把關創建質量,建成15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和45個“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去年,農業農村部對湖北省先后開展三次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達99.4%,連續十年位居全國前列。


      轉自:湖北農業信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農業大省湖北整合資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當前,湖北正整合資金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根據全國總體規劃,到2020年,湖北將以47個糧食主產縣(市、區)為重點,建成高標準農田3570萬畝。
      2017-08-09
    • 湖北水稻機收率達98.8%

      湖北水稻機收率達98.8%

      據湖北省農機局介紹,2018年,全省水稻綜合機械化率達62 8%,其中,水稻機播(插)面積1652萬畝,超過50%;機收面積3100萬畝,達到98 8%。
      2019-01-15
    • 110萬臺農機助力湖北春耕生產

      110萬臺農機助力湖北春耕生產

      目前,湖北省“農機鬧春耕”已由南向北漸次展開。筆者從湖北省農機局獲悉,今春,湖北全省計劃投入各類農機具110萬臺(套)以上,檢修農機具100萬臺(套)以上,培訓機手和修理工人數100萬人(次)以上,為春季農機化生產提供...
      2019-04-10
    • 農產品持“證”進市場——湖北試行農產品合格證制度

      日前,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向各地各相關部門印發全年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點,今年全省將強力推進農產品全面監管,試行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大力發展認證優品,助推質量興農、質量強農。
      2019-04-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