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市場循環,疏通政策堵點,打通流通大動脈。”
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路線圖”出爐
《行動方案》從夯實市場體系基礎制度、推進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改善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實施高水平市場開放、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制等五大方面提出了51項舉措。提出“暢通市場循環,疏通政策堵點,打通流通大動脈”,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行動方案》(下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從夯實市場體系基礎制度、推進要素資源高效配置、改善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實施高水平市場開放、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制等五大方面提出了51項舉措。
2020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下稱《意見》)就已提出,“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在很多方面,《行動方案》是對上述意見所提出要求的落實和細化。
“所謂高標準市場體系,它的內涵往往是指,第一,市場的活力比較強,第二,市場的運行比較規范。”天津財經大學教授、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叢屹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行動方案》提出“暢通市場循環,疏通政策堵點,打通流通大動脈”,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系。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認為,必須打通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各環節的堵點和梗阻,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建設與高質量發展和構建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高標準市場體系。
《行動方案》提出“暢通市場循環,疏通政策堵點,打通流通大動脈”,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系。-甘俊制
夯實市場體系基礎制度
產權制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是2020年5月《意見》提出的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也是此次《行動方案》提出的市場體系基礎制度。
《行動方案》對《意見》的規定進行了細化和深化。
比如,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意見》提出“加快建立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行動方案》則明確提出,“制定出臺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惡意侵權、長時間持續侵權、商標侵權等行為,嚴格執行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
在“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方面,《意見》的措辭是“推行”,《行動方案》則明確提出“全面落實”。
“在一個高標準的市場體系里,這三方面的制度是不可或缺的,這些方面做不好,市場也不可能發展,”叢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但現實還存在很大的短板,比如像勞動力這樣基本的要素市場還存在嚴重分割的現象,地方保護主義尚存。”
一些問題已出現改善的跡象。在不久前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作關于2020年備案審查工作情況的報告時介紹,有的地方性法規將具有本地戶籍規定為在本地從事出租汽車司機職業的準入條件。
經審查認為,以本地戶籍作為在本地從事出租汽車司機職業準入條件的規定,不符合黨中央關于“引導勞動力要素合理暢通有序流動”等要求,已要求制定機關作出修改。
《行動方案》提出,全面清理對不同所有制經濟產權區別對待的法規。啟動第二批涉產權糾紛案件再審工作。推動涉產權冤錯案件依法甄別糾正常態化機制化。
“基于契約邏輯,企業也必須充分尊重要素權利人的財產權利,包括國有產權、集體產權、私人產權與法人產權等,全面履行法定義務、約定義務與道德義務。”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說。
強化對平臺企業監管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雖已基本建立,但市場體系還很不完善。在生產要素市場程度不同地存在著發育不均衡、不充分、不統一的碎片化、孤島化現象,更存在著中小企業不正當競爭行為屢禁不絕、大企業濫用壟斷優勢愈演愈烈、地方保護主義屢見不鮮、知識價值尚未被社會普遍尊重的體制機制性短板。”劉俊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尤其是在平臺經濟等新業態,這些問題更為突出。對此,《行動方案》提出了既鼓勵發展又審慎監管的舉措。
一方面,《行動方案》提出,支持平臺企業創新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實施教育、醫療、快遞物流等網絡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推動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第三方物流、即時遞送、在線辦公、網上辦事等新型服務平臺發展,有效發揮平臺企業在要素配置中的優化集成作用。
“一些科技型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經過長足發展,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和實力,在國際上有一定競爭力,給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帶來了比較明顯的促進作用,這是平臺經濟發展的主要方面。”武漢大學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所所長寧立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以在線教育為例,全球市值最大的在線教育上市公司和估值最大的“獨角獸”都是中國公司。
另一方面,《行動方案》又提出,依法規范發展平臺經濟,強化對平臺企業監管。加強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新業態領域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規制。
目前,全國已有210余家網約車平臺公司獲得經營許可,日均訂單量在2100萬單左右;共享單車投入車輛達到1945萬輛,日均訂單量超過4570萬單;共享汽車投入車輛超過20萬輛,開通運營城市180多個。
但是,在近日舉行的交通運輸部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介紹,在新業態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平臺公司通過市場優勢地位侵害乘客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等問題。
提升市場環境促消費
擴大內需離不開促進消費,《行動方案》在這方面提出了多項舉措。
《行動方案》提出,進一步發揮品牌的引領作用,開展促進品牌消費、品質消費“雙品網購節”活動。推動商品市場創新發展,培育一批商品經營特色突出、產業鏈供應鏈服務功能強大、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商品市場示范基地。
“消費是市場經濟活動的起點與歸宿,是經濟可持續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消費內需會刺激投資需求,鼓勵投資興業。投資興業會擴大就業、增加勞動收入與財產性收入,而收入增加會釋放消費潛能,形成排浪式的消費驅動投資、投資助推消費的經濟增長驅動力。”劉俊海說。
正在進行的地方“兩會”上,促進消費也成為熱詞。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北京市將大力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推動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新業態發展,擴大健康、養老、文旅、體育等服務消費。優化布局免稅店,持續吸引國內外知名品牌首店首發,完成22個傳統商圈改造提升。探索通過孵化機制,加速培育消費新品牌新模式。
北京市“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還提出,開展網紅打卡地評選活動,打造更多受年輕人追捧的文化消費與體驗空間。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麗澤金融商務區控股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富均認為,商圈的活躍度直接影響城市的人氣和活力,傳統商圈為滿足民眾消費需求,需要推進新一輪轉型升級。在升級過程中,需要將文化融入商圈,構建消費新模式。同時,通過打造復合型商圈,拓展消費新領域。
擴大內需也需要打通國內和國外市場。《行動方案》提出,完善引導境外消費回流政策。鼓勵重點城市增設一批離境退稅商店,在確保有效監管、風險可控前提下,在符合條件的離境退稅商店推廣開展“即買即退”業務。增加海南離島免稅城市和門店。
“如何改善提升市場環境和質量?第一,政府‘放管服’改革的方向不能變,一定要通過‘放管服’改革大大降低市場主體的體制性運行成本;第二,公平競爭的環境需要有規則來約束,需要完善現代化市場監管機制;第三,尊重企業的同時要尊重消費者,政府要轉換過去那種管理者或者審批者的思維和作風。”叢屹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