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甘肅省“十三五”以來加強了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工作,加快完善了種質資源庫建設。目前,全省已收集保存各類農作物種質資源近20萬份,建成種質資源保存庫(區、圃)18個,初步搭建起了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平臺。同時,隨著玉米、馬鈴薯、小麥等改良分中心及一批品種區域試驗站的逐步建成,有力促進了育種創新能力的提高。
“十三五”以來,甘肅省共審定玉米、小麥等主要農作物新品種464個,其中玉米品種351個,企業自育品種324個,企業自育品種占92%,比“十二五”提高10%;先后選育出隴薯、莊薯等馬鈴薯品種42個,在高淀粉和抗旱、抗病品種選育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登記非主要農作物品種2000個,居全國第三,范圍覆蓋糧食、油料、糖料、蔬菜、果樹5大類18種作物,登記作物滿足了甘肅省非主要農作物種植所需;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
培育了世界首個雜交胡麻品種及一大批抗銹冬小麥優良品種。諸如玉米品種有敦玉系列、金穗系列、玉源系列、酒單系列(吉祥1號、金皇828、玉源7879、甘鑫217、墾玉1608);馬鈴薯品種有隴薯系列、莊薯系列(隴薯3號、隴薯7號、隴薯10號、隴薯17號、莊薯3號);小麥品種有蘭天系列、天選系列(蘭天36號、天選57、中梁32號、隴春30號);還有隴亞系列胡麻品種(隴亞10號、隴亞雜1號)、隴油系列油菜品種(隴油6號)、隴椒系列蔬菜品種(隴椒10號、隴椒11號、金城5號)等新品種。
轉自:甘肅三農在線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