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呵護“耕地中的大熊貓” 確保2800萬畝保護性耕作面積落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4-30





      一年之計在于春,谷雨前后,各地旱田已經開始播種。今年,吉林省加大了保護性耕作推進力度,為黑土地“加油”,確保糧食穩產高產。


      走進東豐縣猴石鎮,農田里機械穿梭。村民尹奎禎家里有兩公頃土地,有了農機助力,一天的時間就能完成滅茬、打壟、施肥三項工作。


      今年春耕,猴石鎮富民村投入大小型農機具200多輛,機械耕種率達到90%以上。從打壟到播種,效率都大大提高。


      既要向土地要效益,更要保護好黑土地。今年,延吉市以玉米生產作為保護性耕作推廣應用的重點,計劃保護性耕作實施面積2000公頃,每畝有40元標準補助。為了讓農民了解保護性耕作的好處,延吉市朝陽川鎮橫道村請來農技專家,現場講解、答疑解惑。消除了顧慮,延吉市信興專業農場負責人汪洋洋第一個簽下保護性耕作協議,農場的60公頃玉米全部采取保護性耕作技術。


      在農技專家的指導下,今年,德惠市夏家店街道富禹家庭農場的50公頃旱田也全部實施保護性耕作。


      為激發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農安縣利用市級專項資金,對保護性耕作專用機具進行累加補貼。同時,探索形成“摟草歸行、免耕播種、藥劑防治、深松施肥、機械收獲、科學儲運”的秸稈全覆蓋、全程機械化耕作模式,讓黑土地真正“肥”起來。


      東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質增肥、西部改良培肥。如今,吉林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黑土地保護路徑,并提前下達保護性耕作補助資金7.2億元,實行差異化補貼,調動農民作業積極性。今年全省計劃實施保護性耕作面積2800萬畝,較2020年增加1000萬畝,穩定提升黑土耕地綜合生產能力,為糧食穩產高產筑牢基石。


      轉自:吉林新聞聯播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吉林率先實行高效植保機械作業補助

      為大力推廣高效植保機械化技術,補齊高效植保機械化短板,近日,吉林省農委、財政廳聯合印發了《高效植保機械化實用技術推廣作業補助項目實施方案》 。
      2017-08-31
    • 吉林榆樹:黑土地上的備耕“三變”

      再過不到一個月,曾多次摘得全國產糧“冠軍縣”的吉林省榆樹市就要迎來最繁忙的春耕季節。記者近日在榆樹的部分農村地區走訪時發現,高效灌溉模式、高標準農田和訂單化種植,讓不少農民和“新農人”告別了以往備耕時節的焦慮。
      2019-04-11
    • 跑贏“最后一公里”--看吉林省農業科技開花結果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吉林省農業技術的推廣與落地,離不開基層農技站、高校以及新型經營主的深度參與和推動,只有調動多方力量,才能真正讓農技“長腿”,在田間落地生根。
      2019-04-12
    • 2019年吉林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力爭達到70萬畝以上

      2019年吉林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力爭達到70萬畝以上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作為一種具有穩糧、促漁、增效、提質、生態等多方面功能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省政府已將該技術列為農業五大主推技術,并納入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工作內容。
      2019-06-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