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建國:神山興農開啟我國農業國際化新通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7-06





      一家只做獼猴桃的農業企業,做到新加坡主板上市,不僅成為國內獼猴桃產業領域第一家主板上市企業,也成為湖北第一、全國少有的境外上市的農業企業,這樣的產業故事,對于我國現階段的農業發展,意味著什么?


      7月5日,筆者應邀赴湖北省赤壁市,現場參與、見證赤壁神山興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山興農)在赤壁舉辦的上市啟動儀式。伴隨開市祥鑼敲響,該公司正式登陸新加坡交易所主板。


      神山興農是湖北省第一家境外上市的農業公司,也是國內第一家獼猴桃產業主板上市的公司。該公司的成功上市,彌補了我國獼猴桃產業在資本市場上的空白,同時也標志著湖北省農業產業進入國際資本市場。


      站在上市這個節點,回溯、梳理神山興農、獼猴桃,以及赤壁現代農業發展故事,我們發現這幾乎是一部我國農業產業現代化的變遷史和升級史。


      時間回到20世紀80年代。位于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的南岸的湖北省赤壁市,屬于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光充足,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獼猴桃的生長。那時,湖北省曾對赤壁市獼猴桃資源進行調查,發現其野生獼猴桃散布面積廣,品種豐富。1980年,農業部引進新西蘭獼猴桃品種,赤壁十里坪果場30公頃獼猴桃試種成功,并在全市推廣。


      高峰期時,赤壁市獼猴桃種植面積高達10萬畝。赤壁獼猴桃成為赤壁市城市名片,赤壁被授為“全國獼猴桃良種繁殖中心”“中國獼猴桃之鄉”榮譽稱號。2012年,“赤壁獼猴桃”被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這是赤壁獼猴桃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規模化時期。這個階段,獼猴桃產業的發展更多是在低水平復制,受制于市場變動和技術變革,產業發展波動起伏很大,到2013年,赤壁市僅有不到1萬畝的種植面積。


      赤壁獼猴桃產業發展進入了陣痛期,也進入了變革的窗口期。而發生在赤壁的獼猴桃產業故事,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我國農業發展的縮影。


      我國農業長期處于小而散,低質低效的發展階段,既缺乏產業思維,農業產業中的育種、保鮮、加工等產業環節短板明顯,相關配套和支持力度嚴重不足,仍在走小農經濟、農戶小規模種植的路子;也缺乏科技意識,在很多人眼里,尤其是不少農業產業的從業者和企業家眼里,農業行業不需要太多的技術和知識,更多是勞動密集型低端產業。


      這樣的結果,就是我國農業長期處于發展水平偏低階段,國際競爭力弱。反映在市場中,就是類似獼猴桃這樣的品類,高端市場基本都被國際產品占據。以獼猴桃為例,近年來,獼猴桃消費需求不斷增長,中國已是全球獼猴桃產量最大的國家,占全球獼猴桃產量50%左右。但國內獼猴桃產業在育種、保鮮、加工等方面還處于起步階段,與國際先進水平相較仍處于落后狀態。


      有短板,就是有機遇,有痛點,就是有空間,這是產業發展領域的真理。面對國內越來越大的高標準、高質量的農產品市場需求,誰能抓住這波機遇,怎么抓住這波機遇,就成了考驗各地、考驗新一批農業企業的關鍵命題。


      而赤壁、神山興農完美地抓住了這次農業產業的升級窗口,以獼猴桃為切口,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產業升級的新路子。


      這條新路,是從學習開始。2014年對于神山興農是個重要年份,引入思念集團投資12億元,建設集科研、種植、檢測、倉儲、交易于一體的獼猴桃產業園區,也是湖北最大的獼猴桃研發基地,鄂南地區最大的獼猴桃冷鏈物流交易配送中心、果品檢驗檢測中心。


      而在發展過程中,學習新西蘭獼猴桃企業的先進模式和經驗是極為重要的一課。用神山興農總經理胡超的話說:(考察學習)真正見識到了現代農業在科技的引領下能達到什么樣的水平,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標桿。


      接下來,神山興農也開啟了中國各個產業都走過這樣的一條路:學習、吸收、創新、超越。


      這條新路的第二個關鍵詞是創新。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的發展模式,走向知識、技術、創新密集型發展的新路。


      這種創新從品種引入推廣開始,神山興農引進的黃肉型獼猴桃系列品種在果形、果色、果肉和品質上均達到或超過新西蘭優質果標準,開創了國產優質獼猴桃的先河,打破了國內獼猴桃高端優質果新西蘭一統天下的格局。這種創新,包括高度重視科技興農。這幾年,神山興農先后與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農科院等多家獼猴桃科研單位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并在2019年與上述單位一起發起成立“長江獼猴桃產業技術研究中心”,吸納全國多家單位專家參與獼猴桃全產業鏈科研工作。


      也正是在整合國際、國內獼猴桃產業技術的基礎上,神山興農在研發投入、科技創新、團隊構建、人員配置等方面不遺余力,不斷開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逐步建立了系統的技術體系,有效支持了高標準、高水平的產品產出,建立起了國內行業領域內的技術“護城河”。


      目前,該公司先后獲得專利54項,植物新品種授權6項。其大力推廣的先沃2號、4號等品種,具備優質、豐產、抗病、一致、易管、果大等綜合性優勢,具備國際競爭能力,較好地解決了產業發展的芯片級技術難題。


      這條新路,還包括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標準基地模式。


      目前,神山興農生產基地全部采用國內最高標準建園:一方面,建有專業農機隊伍,每年農機投入超百萬,擁有國內先進的農業機械如拖拉機、開溝機、還田機、除草機、噴霧機等,大大提高了果園施肥、除草、消毒等關鍵性農事作業效率;另一方面,引進技術,對土壤肥力、環境濕度等進行智慧化精準控制,讓每一枚果實都在最適宜的環境中成長,并實施規模化的種植、規范化的科學管理,從而為產品供應與果品品質穩定打下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在信息化方面,該公司的產品溯源系統可以真正追溯到產品出自哪一個果園、哪一棵樹,從而讓每一顆獼猴桃都有品質保證。在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神山興農均走在中國農業種植前列。


      這條新路,當然也少不了赤壁市對獼猴桃產業發展的一整套幫扶、推動。


      近年來,赤壁市委、市政府把獼猴桃作為農業特色產業來抓,在項目、政策等方面給予傾斜與支持,特別是赤壁作為全國新興獼猴桃產業基地,圍繞品種研發、基地建設、冷藏保鮮、檢測檢驗、精深加工、分選包裝、物流配套一體化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工作,推動了赤壁市獼猴桃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帶動了當地農民快速脫貧增收,小小獼猴桃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扶貧果”“致富果”“幸福果”。


      除了這種全產業鏈條上的推動、助力之外,赤壁還在金融、技術等配套上,拿出了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而這種支持,在當天上市儀式上,同樣再上新臺階。


      7月5日上午,在舉行完上市啟動儀式后,神山興農與赤壁市綠色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意向協議,投資1.5億在赤壁新建5000畝國際領先標準的獼猴桃基地,充分利用獼猴桃地域、科研優勢,大力提高生產能力,為市場提供更多安全、優質獼猴桃產品,打造國產高端獼猴桃品牌,為當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和農業供給側改革作出積極貢獻。


      最后,這條新路,當然還包括對接國際資本市場。


      前面說的國際化,著重從技術、產業水平角度來說,而隨著神山興農正式上市,這種國際化,開始有了新的內涵,包括對接國際資本市場,開辟更多國際市場需求等。


      某種程度上,神山興農從鄂南山區走向海外資本市場是湖北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一個亮點,為湖北企業和湖北農業發展注入了信心,為更多湖北企業和我國更多的農業企業尋找國際化打開了新通道和新平臺。


      當然,這種合作,也開辟了新加坡高端農業與湖北赤壁,乃至我國開展更大范圍、更深度的互動合作的新通道。


      從這個角度來說,神山興農新加坡上市,是中國農業產業的驕傲,也是中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的重大探索,它開啟了我國農業發展國際化的新階段。(文/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三農學者 楊建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