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萬州生態農業初見成效 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7-29





      米袋子、菜籃子,既關乎千家萬戶的基本生活水平,又影響著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成色。


      今年上半年,重慶市萬州區夏收糧食播種面積33.45萬畝、產量7.22萬噸,同比有所增加。同時,農業種植結構持續優化,百萬畝經果林、百萬頭生豬兩大產業集群初步形成;“三峽牌”打造卓有成效,三峽味道香飄全國。農業豐收,讓萬州人的飯碗端得更牢,讓萬州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更足。


      存欄76萬頭,同比增長72.7%


      生豬產能大幅提升


      年中盤點,萬州農業交出了一份令人安心的成績單。


      ——糧食生產量穩質優。今年,萬州區積極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主動增加優質高效農作物的播種面積,適當減少糧食播種面積,夏收糧食播種面積33.45萬畝、產量7.22萬噸,同比增加0.15%、0.23%。預計全區大春(秋收)糧食播種面積114.7萬畝,產量42.18萬噸。


      ——豬肉供應充足。上半年,隨著百萬頭生豬項目的陸續建成運營,全區生豬產能大幅提升。數據顯示:存欄生豬76萬頭,同比增長72.7%;出欄生豬47萬頭,同比增長64.9%。


      ——蔬菜生產穩中略增。為了保障市民的菜籃子,春季以來,萬州區蔬菜技術員分赴甘寧、李河等地指導育苗,并就當前蔬菜育苗及生產現場給種植戶提出建議,指導農戶春播春耕生產。上半年蔬菜生產穩中略增,完成蔬菜播種面積19.73萬畝,產量72.98萬噸,分別同比增長2.9%、1.6%。


      88.17萬畝經果林,100萬頭生豬


      生態農業初見成效


      擴大產業規模是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必經階段。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在區委、區政府的高位推動下,全區經果林面積達到88.17萬畝,生豬產能達到100萬頭,兩大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全鏈條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初見成效。


      ——百萬畝經果林方面,上半年,全區新建經果林基地2.17萬畝,其中玫瑰香橙0.67萬畝、雜柑0.45萬畝、脆李等名優小水果0.45萬畝、茶葉0.1萬畝、中藥材0.5萬畝,全區經果林面積達到88.17萬畝。成功納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三峽柑橘產業集群、2021年全國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創建名單。


      擴面的同時,萬州區農產品注重增質,通過在主導產業上全面使用測土配方施肥,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開展綠色防控,減少農藥化肥用量,提升土壤有機質,提高農產品品質。例如:在玫瑰香橙示范區內,使用“有機肥+配方肥”“有機肥+水肥一體化”技術模式,在施肥上做到“一園一方”,化肥用量同比減少20%以上,示范區土壤有機質提高5%,玫瑰香橙果實大,著色好,果味濃,成為高品質綠色有機果品,暢銷國內外。


      ——百萬頭生態豬方面,已建成75家841個養殖單元,達到100萬頭生豬產能,項目共存欄生豬33萬頭,其中能繁母豬4萬頭、后備母豬1.8萬頭、已出欄7.3萬頭,預計到年底累積出欄32萬頭。建成德康柱山3800頭祖代種豬場,每月可提供近2000頭種豬;建成德康400頭種公豬站。德康50萬噸飼料廠項目已開始修建廠房。35萬噸益生菌及發酵飼料廠已開始場平。200萬頭生豬屠宰及深加工項目已完成選址,20萬噸生物有機肥廠已簽約并完成選址。目前,一個集生豬繁育、飼料生產、屠宰加工、肉類加工、冷鏈流通的全產業鏈集群正在逐步形成,將串聯產前、產中、產后環節,實現全產業鏈產值100億元。


      高質量發展最終體現為高效益,農業的高效益,不僅是經濟效益,還有生態效益。隨著兩大產業集群的逐步形成,“糞污發酵—有機肥生產—種植業利用”種養循環模式的全面推進,一個生態循環全產業鏈正在萬州大地漸成雛形。


      交易量47.6萬噸,交易額24.7億元


      “三峽柑橘”成市場新寵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農業的發展,最終要落腳到充實農民的錢包上來。


      “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讓我們接觸到更多更好的客戶,讓我們的產品走得更遠。”提到今年的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萬州區躍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馮衛倍感振奮,他果園里今年“探戈”總產量約400噸,采購價格達到10元/公斤,成為今年市場上的“新寵”。


      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萬州區成功舉辦第三屆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網上),為三峽庫區參展企業和全球采購商帶來的一場“及時雨”。


      為期兩個月的第三屆三峽柑橘國際交易會(網上),通過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匯聚了117家經銷商,364家種植業主、嘉賓參與盛會。交易會期間,共達成交易量47.6萬噸,實現交易額24.7億元。


      在萬州舉辦的還有重慶市第四屆斗茶大賽暨“三峽天叢”品牌推介活動,數據顯示本次活動達成940噸購銷協議,協議金額4120萬元,現場展位實現交易額近100萬元。另外,組織參加第四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杭州)等,擴大國內國際影響力。


      今年以來,萬州區繼續堅持打好“三峽牌”,全力培育三峽柑橘、三峽天叢、三峽生態豬系列區域公用品牌,集中力量打造立得住、叫得響、賣得好的拳頭農產品。上半年新增“兩品一標”農產品15個,有效期內“兩品一標”農產品共117個,其中綠色食品114個、有機食品2個、農產品地理標志1個。新增市級名牌農產品2個,市級以上農業品牌達112個,越來越多的“三峽味道”香飄全國。


      轉自: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明智選擇

      生態農業作為一種可操作性強、前景廣闊的現代農業,是利用自然資源的一種好方式。它吸收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精華,借鑒現代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強化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促進生態保護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生態化的現代農業。
      2017-07-21
    • 光碳核肥助力生態農業新發展

        2004年—2017年連續14年發布以“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為主題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了“三農”問題在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時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2018-01-02
    • 山東省沂源縣全面推動生態農業體系建設

      2018年12月25日,山東省沂源縣政府與北京凱德現代農業科技研究院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就開展區域生態農業體系建設研究課題、整體推進沂源縣生態農業體系建設、現代農業及加工產業發展及鄉村振興規劃等工作項目達成合作。
      2019-01-02
    • 云南省曲靖市發展綠色生態農業

      云南省曲靖市發展綠色生態農業

      今年以來,曲靖市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市場為導向,調優產業布局結構,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今年,全市力爭實現農業增加值增長6%、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
      2019-06-0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