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碩果累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9-29





      金風送爽,津沽大地一片豐收的喜人景象。370萬畝秋糧進入收獲季,農情調度顯示,今年秋糧總產量將達到170多萬噸。小站稻面積達到100萬畝,稻漁立體種養面積達到50萬畝,每畝增收可達600元以上。河水清澈,綠樹紅花,街道整潔,農村人居環境煥然一新,全市10個涉農區的村莊越來越美。天津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累累碩果,一幅產業興、村民富、環境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藏糧于技、藏糧于地” 糧食獲得大豐收


      連日來,在武清區河北屯鎮李大人莊村田野里,多臺大型聯合收割機正在進行玉米機收作業,看著金黃的玉米,農戶們喜不自禁,滿臉歡喜……


      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郭云峰介紹,今年370多萬畝秋糧獲得豐收,靠的是中央“三農”好政策。今年天津市對糧食生產繼續給予大力支持,種糧補貼及時發放,農民種糧積極性高漲。農技部門提供良種,下鄉指導,幫助抗旱排澇,防治病蟲害,為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寧河區東棘坨鎮稻田里,稻穗正由綠變黃,一片醉人的豐收美景。今年承包了7000畝稻田的種稻大戶張首富說,再過一小段時間,水稻就要進入收獲期,從目前長勢來看,豐收已成定局,畝產量有望達到850公斤,這要感謝黨的惠農好政策,感謝小站稻振興計劃,感謝育種專家和農技人員的大力幫助。


      小農戶種糧水平低,豐收難保障。天津市積極探索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進一步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武清區黃花店鎮八里橋村民黃汝福說,家里人口少,種糧有困難,產量低,現在由村委會統一組織托管耕種后,省心、省力,還高產。


      為搞好托管服務,市財政對糧食作物生產給予托管服務補助,鼓勵小農戶將生產環節委托給社會化服務組織統一實施,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效果良好。與此同時,天津市積極興建高標準農田,“藏糧于技、藏糧于地”戰略得到落實。今年,天津市夏糧、秋糧面積累計達到550萬畝,超額完成農業農村部下達天津市的糧食生產任務。


      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 農民腰包鼓了


      金秋時節,在寧河區七里海鎮任鳳村8000畝小站稻田內,一只只肥美的螃蟹在水中爬行,稻農們正忙著捕撈上市銷售。


      七里海河蟹養殖大戶杜乃合笑著說:“今年稻田蟹長得好,最大單體重250克,畝產量15公斤以上。優質小站稻也即將進入收獲期,畝產量可達到700公斤以上,稻蟹立體種養,稻香、蟹肥、賺錢,多增收。”


      市農業農村委稻漁項目負責人高一力介紹,為支持稻漁綜合種養,市財政對示范基地項目給予補助,每畝最高補助200元。今年,建設稻漁綜合種養示范基地6萬畝,輻射帶動面積50萬畝。


      在武清區南蔡村鎮糶糧務村“天民果蔬”基地里,甘蔗和西瓜套種吸引了很多市民前來采摘。豐收美景,甜醉了農戶們,每畝收益達到10萬元。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天民介紹,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我們大力發展現代都市型農業,積極引進甘蔗和西瓜套種,獲得成功。與此同時,大力發展口感番茄、白色草莓、“小兔拔拔”蘿卜等優質品種種植,畝效益翻幾番。


      據市農業農村委相關部門介紹,天津市加快構建現代都市型農業產業體系,大力發展優質糧菜果等產業,提高畝效益,成效顯著。同時,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家樂、民俗村、休閑農莊等業態得到蓬勃發展,薊州區郭家溝村依靠發展農家旅游產業,2020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0萬元。


      村莊像花園 村民笑開顏


      紅綠相間的專業環保塑膠籃球場、籠式足球場、大舞臺、美麗的手繪文化墻、標準的垃圾分類系統……金秋時節,走進薊州區東施古鎮韓家筏村,村莊美得令人沉醉。


      韓家筏村是生豬養殖專業村,有30多個養豬戶。曾經的村莊豬圈臨街,夏天全村臭氣熏天,蒼蠅、蚊子都能撞臉上,是當地有名的臟亂差村。這些年得益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舊貌變新顏。


      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韓德新介紹,受益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好政策,村里鋪設生活污水管道,推倒旱廁建水廁,生活垃圾日產日清,把養豬戶遷到村外養殖小區,硬化街道,栽種樹木,凈化坑塘……一系列措施讓村莊變得干凈、美麗。


      據市農業農村委相關部門介紹,天津市大力實施美麗村莊建設,“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成效顯著,建成150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7%以上,現狀保留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農村“廁所革命”深入推進,累計改造提升農村戶廁62.8萬座、農村公廁4303座,村民們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陳忠權 吳迪)


      轉自:天津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天津薊州區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通過考核

        從吉林省政府了解到,該省從2018年11月10日起全面實施“證照分離”改革,逐步減少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對106項行政審批事項按照“證照分離”模式分類管理。
      2018-11-13
    • 天津對涉及基本農田“大棚房”整改向縱深推進

        記者從天津市農業農村委獲悉,為強力推進“大棚房”排查和清理整治,天津市自4月份啟動“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行動以來,已對全市10 87萬個塑料大棚、日光溫室、連棟溫室等農業設施進行拉網式排查。
      2018-11-27
    • 天津將建成全國一流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基地

      天津將建成全國一流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基地

      近日,記者從天津市農業科學院獲悉,天津市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基地將于今年7月全部竣工,建成后將成為科研條件領先、高端人才聚集、產業引領能力強大的全國一流的現代農業科技自主創新高地
      2019-05-30
    • 天津推廣“稻麥連作” 帶動農民增收

      在天津農業部門、高校和良種企業支持下,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了《天津小站稻提質增效產業化重大工程》項目,研制出適合旱地直播的天隆優619優質品種。
      2019-07-0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