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柜售賣、網絡營銷、可追溯管理……今后,北京市民菜籃子中的高端蔬菜等高品質農產品將越來越多了。9月24日上午召開的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于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情況的報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升級。擺在稻草、谷殼上的新鮮雞蛋,包裝上印著農夫照片的水靈蔬菜,貼有農場名字的土雞土鴨等高品質農產品,不僅讓購物的消費者眼前一亮,也漸漸出現在人們的菜籃內。但一直以來,北京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還存在著“大路貨”多,“高品質”農產品少;批發市場仍是銷售“主場”,網銷少等問題。
報告提出,北京市生產的農產品以大路貨為主,與外埠農產品同質化發展,在生產和流通環節難以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的對接。以蔬菜為例,通過電商渠道銷售的不足10%,通過新發地批發市場銷售的占到50%以上。此外,北京市高品質、高附加值的農產品供應不足,綠色有機認證覆蓋率僅為12.5%。經調查,北京市8家傳統連鎖超市日均銷售蔬菜1100噸,普通蔬菜占92%,高品質的有機蔬菜和包裝凈菜僅占8%。
為此,下一步,北京市將推動高端蔬菜等高品質農產品規模化、標準化生產,推廣專柜售賣、網絡營銷、可追溯管理。到2025年,北京市綠色有機農產品總量將翻一番。同時,出臺農村流通現代化若干措施,加快推進農產品倉儲保鮮和冷鏈物流設施建設,打造以電商平臺為引領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
在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方面,北京市將大力發展生態型、文化型、節慶型 “鄉村+”休閑農業新業態。到2025年,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達到4000萬人次,收入達到50億元。(張楠 高枝)
轉自:北京日報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