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科院啟動“強種科技行動”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0-11





      日前,中國農業科學院在海南三亞召開“強種科技行動”發布會,正式發布“強種科技行動”中長期發展目標與重點任務,揭牌成立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南繁學院,并與三亞市政府簽署種業創新實驗室共建協議。


      “強種科技行動”是中國農科院實施“使命清單制度”后開展的第一項重大科技行動,其核心是實施“種業自主創新攻關、種業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種業科技平臺建設”三大行動,聚焦“強基礎理論、強核心技術、強種質保護、強重大品種、強糧食單產、強種源自給”六強目標,創新“任務牽引、團隊作戰、協同共享、多元投入、考評保障”五大機制,推動種業全創新鏈的整體跨越,為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和打好種業翻身仗提供有力支撐。


      近年來,中國農科院在農作物基因組學、優異種質資源形成與演化機制、重要性狀形成機理等基礎研究水平已走到世界前列,在全基因組選擇、倍性育種、多基因聚合、轉基因、雜種優勢利用等種業關鍵技術研發上取得了重要進展,在重要農作物和畜禽新品種選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已具備了實現“強種科技行動”目標的堅實基礎。


      圍繞化解種子“要害”,中國農科院將整合全院優勢種業科研創新力量,布局“強種科技行動”,聚焦主要農作物和畜禽等關鍵品種,部署種業自主創新攻關、種業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和種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三個具體行動,共規劃50項重點任務。


      據介紹,“強種科技行動”將統籌當前與長遠,分階段實現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作物,以及雜糧、蔬菜、油料、畜禽等種業發展目標。通過實施“種業自主創新攻關行動”40項任務,力爭到2030年,實現糧食作物品種高產優質與自主可控、四大作物單產水平和品質穩步提升,支撐保障我國水稻、小麥口糧絕對安全,保證玉米基本自給,大豆自給率逐步提升,其中食用大豆完全自給;實現主要經濟和園藝作物品種優質高產高效,對外依存度高的西蘭花、胡蘿卜、菠菜等蔬菜品種自主率由現在的10%提高至50%以上;實現主要畜禽品種國產化,助力我國白羽肉雞、生豬、肉牛、肉羊等畜禽種源自給率大幅度提高。通過實施“種業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5項任務,將從科企聯合研發、構建共享平臺等五個方面部署科企融合創新鏈,為企業提供源頭技術支撐。通過實施“種業科技平臺建設行動”5項任務,形成“基礎研究—技術創新—品種創制—大數據智能決策—產業孵化”一體化的“強種科技行動”創新全鏈條平臺支撐。(李麗穎)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農科院研發人員讓玉米“下腳料”變廢為寶

      據中國農科院最新消息,該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谷物加工與品質調控創新團隊,圍繞玉米淀粉加工副產物——玉米黃粉的高值化利用和功能肽產業化的技術難題
      2018-12-06
    • 遼寧省農科院組建31個省級科技特派團下鄉助農

      為開創遼寧省農業農村發展新局面,省農科院依托省科技廳“農村科技特派創新示范工程”和“興遼人才”科技特派員項目,結合各縣域農業產業發展特色和實際需求,組建了31個科技特派團深入鄉村一線開展科技服務工作。這是4月8日從...
      2019-04-12
    • 中國農科院啟動“藏糧于技”科研計劃

      中國農科院啟動“藏糧于技”科研計劃

      中國農業科學院日前啟動“藏糧于技”科研計劃,提出要支撐保障我國水稻、小麥口糧絕對安全,玉米基本自給,大豆自給率逐步提升,其中食用大豆完全自給。
      2019-05-29
    • 中國農科院畜禽良種化科研攻關計劃取得多項成果

      中國農科院畜禽良種化科研攻關計劃取得多項成果

      據中國農科院相關負責人日前介紹,畜禽良種化科研計劃致力于突破關鍵技術,改善我國肉牛、肉羊主導品種供種依賴進口的局面,提升肉雞附加值和肉鴨市場占有率等。
      2019-09-3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