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糧食保障能力 夯實糧食安全之基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0-12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負責人解讀“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


      吉林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吉林省委關于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決定》。圍繞構建“中西部糧食安全產業帶”,持續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吉林省采取哪些具體措施?近日,記者采訪了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張鳳春。


      張鳳春表示,“十四五”時期,全省糧食總產量要穩步登上800億斤新臺階。《決定》提出構建中西部糧食安全產業帶,是對吉林省糧食生產的戰略性決策。中西部糧食產量占全省85%以上,在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設中西部糧食安全產業帶核心目標是提升糧食綜合產能和推進糧食全產業鏈發展。


      “在提升糧食綜合產能方面,要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持一手抓外延拓展,一手抓內涵提升。在外延拓展上,配合相關部門,抓好耕地后備資源開發利用,恢復和增加一部分耕地,擴大糧食產量。”張鳳春說,在內涵提升上,重點加強五個方面工作。


      加強農田基本建設,通過大規模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今年,高標準農田新建任務500萬畝,目前已建成251萬畝。到2025年,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5000萬畝,占全省糧食播種面積60%左右,推動項目區糧食增產10%左右。


      加強黑土地保護,深入實施“黑土糧倉”科技會戰,大力實施保護性耕作,分區域示范推廣秸稈覆蓋還田、秸稈深翻還田、鹽堿地治理等十大模式。今年,黑土地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2875萬畝,同比增長55.2%,居全國第一位。到2025年,保護性耕作面積達到4000萬畝,占適宜區域耕地面積70%左右。


      加強現代種業創新,出臺大力推進現代種業創新發展意見,設立種業發展基金3億元,實施種質資源保護、自主創新、主體培育、育制種基地、行業治理能力“五大提升行動”,重點組織開展科企聯合攻關,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打造種業創新高地。今年,創建了國家級現代種業產業園,啟動建設了吉林省作物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中心,扎實推進了洮南市國家級玉米制種、南繁科研育種等基地建設。


      加強先進實用技術集成推廣,加快普及全程農機化、測土配方施肥、抗旱節水、水肥一體化、植保無人機作業、綠色防控、統防統治等技術措施,推進農機農藝結合、良種良法配套,挖掘科技增產增效潛力。到2025年,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率達到95%以上。


      加強防災減災措施落實,全面強化監測預警和應急預案,突出抓好草地貪夜蛾等重大病蟲害防治和抗旱設施設備基礎建設,落實防災減災措施。同時,防范防御臺風、洪澇等自然災害。


      在推進糧食全產業鏈發展方面,張鳳春表示,要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打造玉米水稻、雜糧雜豆等十大產業集群,制定12個具體規劃,實施七大行動,開展科企和銀聯對接,力爭利用5-10年時間把農業和農產品加工及食品產業打造成萬億級大產業。截至7月末,全省儲備十大產業集群重點項目189個,總投資422億元,已開工161個,規上企業實現產值1406.8億元,同比增長21.2%。(閆虹瑾)


      轉自:吉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吉林率先實行高效植保機械作業補助

      為大力推廣高效植保機械化技術,補齊高效植保機械化短板,近日,吉林省農委、財政廳聯合印發了《高效植保機械化實用技術推廣作業補助項目實施方案》 。
      2017-08-31
    • 吉林榆樹:黑土地上的備耕“三變”

      再過不到一個月,曾多次摘得全國產糧“冠軍縣”的吉林省榆樹市就要迎來最繁忙的春耕季節。記者近日在榆樹的部分農村地區走訪時發現,高效灌溉模式、高標準農田和訂單化種植,讓不少農民和“新農人”告別了以往備耕時節的焦慮。
      2019-04-11
    • 跑贏“最后一公里”--看吉林省農業科技開花結果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吉林省農業技術的推廣與落地,離不開基層農技站、高校以及新型經營主的深度參與和推動,只有調動多方力量,才能真正讓農技“長腿”,在田間落地生根。
      2019-04-12
    • 2019年吉林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力爭達到70萬畝以上

      2019年吉林省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力爭達到70萬畝以上

      稻漁綜合種養技術作為一種具有穩糧、促漁、增效、提質、生態等多方面功能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模式,省政府已將該技術列為農業五大主推技術,并納入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工作內容。
      2019-06-1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