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7月14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夏糧單產5555.6公斤/公頃(370.4公斤/畝),比上年增加34.9公斤/公頃(2.3公斤/畝),增長0.6%,其中小麥單產5912.3公斤/公頃(394.2公斤/畝),增加43.0公斤/公頃(2.9公斤/畝),增長0.7%。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司長王貴榮解讀夏糧生產情況時表示,全國夏糧單產小幅提高的主要原因:一是氣象條件總體有利。雖然去年北方冬麥區遭遇秋汛,但開春后氣溫回升快,“倒春寒”、春旱等災害發生較輕,利于小麥起身拔節、分蘗成穗。入夏以來土壤底墑足,早晚溫差大,利于籽粒灌漿。南方產區大部適期播種,生長階段氣象條件良好,特別是春季以來光溫充足,利于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二是多項措施精準發力。針對播期推遲,各地提高整地質量、增加播種量、增施底肥,減輕晚播影響;針對弱苗比例高,深入開展“科技壯苗”行動,有效促進苗情轉化;針對病蟲害發生風險高,開展統防統治、“一噴三防”全覆蓋,小麥條銹病和赤霉病發生面積大幅減少;針對局部地區疫情影響,及時打通農民下田、農資到店、農機上路等堵點卡點,推動春管夏收有序開展。三是生產條件持續改善。近年來,各地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著力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培育推廣優良品種,構建多元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糧食單產水平穩步提高。
轉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