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畝產首破400公斤 南疆春播大豆創單產新紀錄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1-16





      據報道,“經過現場實收測產,示范田里的‘冀豆17號’大豆畝產首次突破400公斤,創造了南疆春播大豆單產新紀錄。”12日,新疆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嚴勇亮說。


      近日,新疆澤普縣農業農村局組織專家對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新疆農業科學院澤普示范基地“冀豆17號”示范田大豆進行現場實收測產。實收面積1.53畝,實收大豆621.86公斤,去除雜質和按標準含水率折算后,測產核定畝產達到404.76公斤。


      “試驗使用的品種為‘冀豆17號’,從播種前土壤封閉除草、播種、苗后莖葉除草、化控調節、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技術,均嚴格按照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項目方案實施。”嚴勇亮說。


      “冀豆17號”是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黃淮海北部品種改良崗位(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糧油作物研究所)選育的高產大豆品種。2020年由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南疆綜合試驗站(新疆農業科學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引進,作為春播大豆品種進行示范,并開展配套技術研究。2021年,在澤普縣波斯喀木鄉托完喀拉格熱克村小面積試驗,當年實收畝產達到385公斤。


      2022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積極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程,大豆種植面積由2021年的24.5萬畝增加到40萬畝,其中,澤普縣大豆種植面積5萬畝,占全疆總面積的12.5%。


      近年來,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南疆綜合試驗站的專家長期扎根南疆生產一線,圍繞大豆高產難題持續攻關,不斷尋求大豆高產高效技術模式,針對適宜品種、播種密度、施肥、病蟲害防治等關鍵作業環節進行技術集成創新,研發了“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窄行密植技術”,解決了大豆生產中產量低、易倒伏、機械化程度低等難題。


      測產專家組認為,高產示范田品種選擇合適、田間配置合理,水肥利用率高、病蟲害防治技術綠色高效、全程機械化技術節本增效,模式省時省工,能充分發揮大豆品種增產潛力,建議課題組對該模式進行大面積示范推廣。


      轉自:石榴云/新疆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