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地制宜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04





      “整地起壟質量高,農用機械不可少”。眼下正值農忙時節,穿梭于田間的大小型機械不僅為農民省了力,還為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先進農機研發推廣。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研發力度不斷加快,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但一些地區依然存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均衡、農業機械結構不合理、農業生產率低、農業機械化科研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亟待解決。


      為此,要健全農機推廣體系和補貼政策,有效調動農業組織和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健全市、縣、鄉三級農機管理、推廣體系,為鄉鎮配備專業的農機推廣人員。在實施中央農機購置補貼的同時,各地還需因地制宜,對地方特色機具實施補貼,并將補貼范圍延伸到作業階段,充分發揮補貼政策導向作用,將補貼補在農業生產真正需要的環節,實現耕種收各環節的補貼分攤。特別是在制種產業的全程自動化,以及中藥材、蔬菜等特色產業的播種、收獲等環節,可根據地塊條件,采用大型播種機進行直播,實現精良播種,為后期田間管理、增產收獲打好基礎,從而有效調動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和農民發展農業機械化的積極性,優化當地農機裝備結構,提升裝備水平和作業水平,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規范引進新機具,探索農機服務新模式。農機具的推陳出新是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各地在發展優勢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產業時,要加大新機具引進示范及推廣力度。可通過試驗、示范、推廣等流程,確保新農機具的使用效率;在耕整地、種植、植保、收獲加工等不同階段,引進推廣實用新型農機具,更好地服務農業生產各環節。同時,積極探索農機服務新模式,加強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各類服務平臺,推動農機社會化有償服務作業由盲目流動向合同約定方向轉變,由只提供收獲服務向農作物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延伸。


      加快小型農機具研發,加大農機手精細化作業培訓。我國西部地區耕地零散、不平整,加之標準化生產還未普及,一些大型機械不適用于某些農業生產環節。因此,要根據實際需求,研發真正適用于特色產業及傳統產業發展環節的小農機具,加快特色產業全程機械化進程。此外,農機手的操作水平也是制約農業機械推廣應用的因素之一。各地在現行開展的農機手持證上崗培訓基礎上,應加大力度開展農機手精細化操作技能培訓,通過等級評定等方式,培養服務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農機操作人才。 (作者:趙梅)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廣西全力推進農業機械化 力爭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5%

      廣西全力推進農業機械化 力爭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5%

      按照“十三五”規劃,今年年末,廣西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要達到65%。為此,廣西農機部門聚焦產業升級,強化科技支撐,全力推進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
      2020-07-11
    • 今年甘肅省農業機械化發展勢頭強勁

      甘肅省有力組織“三夏”農機跨區作業,保障糧食安全。全省共投入聯合收割機11402臺,其中引入外省作業機具2662臺,發放跨區作業證3931個,設立接待服務站234個。
      2020-09-16
    • 毛澤東與新中國農業機械化事業

      毛澤東與新中國農業機械化事業

      農業機械化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一直對農業機械化事業給予高度關注,進行了深入思考和不懈探索。在他的推動下,我國農業機械化事業得到長足發展,為改革開放后農業的穩步發展奠...
      2020-09-25
    • 農業機械化加快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

      農業機械化加快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農業機械化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加快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發展,為保障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供應,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機械化力量。
      2020-12-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